在几次轨道打击结束之后,大规模的登陆战很快上演,漫天的空投仓,轨道突击艇以及运输载具铺天盖地的从太空中落下。
由于处刑者级战舰的武器尺寸和威力的问题,地面战争并没有这些舰船的发挥余地。
哪怕是钢铁之手的战士们也不敢学习铁人那样使用那些威力巨大的太空火力对地面部队进行炮火协同。
毕竟稍有不慎对自己人造成的损伤远比对敌人的要严重。
钛族的地面力量并没有那么脆弱。
普通星界军战士在面对有着战斗服加持的火氏战士面前有着明显的弱点。
帝国卫队不论是出名的星界军兵团还是普通星界军士兵往往需要大量的训练加持才能确保自己的射击精度和战术素养。
而钛族的火氏族战士们可以在战斗服的加持下做出更加合适的战斗判断。
他们在远距离射击精度上堪比帝国的精确射手,比起普通帝国卫队成员要强上不少。
只有一些有着义体植入物加持的老兵以及军官才能在远程对射这方面占据优势。
但是一旦进入近距离战斗的时候,这些火氏族战士的缺陷就会被放大。
钛星人的身体结构和**强度都相对薄弱。
大批量使用的标准型钛帝国战斗装甲对于火氏族战士们的力量增强非常有限。
一名普通的星界军士兵能在近战中轻易的压制这些穿着高科技装甲的火氏族战士。
而克里格势大力沉的工兵铲,卡塔昌战士的格斗刀,瓦哈拉冰雪战士的长刀等等都能轻易的让火氏族战士们体验到透心凉的感觉。
在面对太空防御失效的情况下,钛族的地面部队不得不依赖他们构筑的堡垒和防御工事艰难的抵抗。
然而这意义并不大。
虽然处刑者级战舰不能投入地面指引,但是帝国还有海量的其他舰船。
大量的打击巡洋舰进入星球的外围轨道,并为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
威力惊人的宏炮将巨大的炮弹直接从太空砸向地面。
任何坚固的工事在轨道轰炸面前都没有意义。
在摧毁防御设施之后,地面部队开始快速推进并对钛族的残存部队进行快速清剿。
这和铁人的战斗理念完全一致。
失去了制空权,地面部队就只能挨揍。
钛族的火氏指挥官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不得不放弃集结大规模部队,反而开始尝试将所有力量分散到星球各处并和帝国开始打游击。
依靠着本土作战的优势他们能够动用的地面装备比帝国要多的多。
许多火氏族战士第一次使用上了老旧的XV15和新款的XV25隐形战斗服。
这些隐身战斗服可以帮助他们在帝国部队的各处围剿下逃得生机。
卡尔加很快就意识到了钛族的意图,并开始将那些阿斯塔特部队拆散成一个个战斗小组分派到各个帝国战斗联队之中。
哪怕火氏族战士们可以利用光学迷彩蒙蔽这些凡人战士也没办法躲过这些阿斯塔特的敏锐感官。
即便他们的光学迷彩可以骗过鸟卜仪和肉眼,阿斯塔特们依旧能通过敏锐的感官来处理掉这些讨厌的隐身敌人。
而脆弱的XV15和XV25战斗服在面对阿斯塔特的爆弹枪时显得异常惨烈。
XV15只要被命中,那下场就只有四分五裂。
而护盾发生器只有XV25隐身战斗服才能装配。
如果碰到拎着重爆弹或者重型伐木枪的阿斯塔特,有着护盾发生器的XV25战斗服也不过能多挨几枪而已。
哪怕他们所装配的脉冲速射炮威力惊人,但是却依旧难以抵御帝国部队那如同潮水一般的进攻。
在帝国卫队开始投入大量装甲力量之后,火氏族的指挥官们很快也发现了帝国部队战斗策略的变化。
土氏族的工程师尽可能的为那些XV25隐身战斗服将脉冲速射炮更换为热熔爆能枪以应对这种武器威力不足的窘境。
而一些处于城市废墟之中的正面战斗上,钛族布置了不少XV8和XV9两种危机战斗服。
这些XV8危机战斗服利用自己的飞行组件为XV88舷炮战斗服提供目标指示和远距离火力压制。
而XV88则负责用手中的重型磁轨步枪对抗帝国部队的装甲运输单位以及阿斯塔特。
至于XV9危机战斗服则是一种近战特化的战斗装甲,主要负责和冲上来的阿斯塔特们肉搏。
偶尔战场上还会有负责火力支援的XV107战斗服和XV104激流战斗服出现。
但是这些中型目标很容易遭受帝国的装甲部队围剿或者被帝国卫队士兵使用热熔武器摧毁。
至于钛族的装甲部队则是在帝国部队进入城市废墟之后才出现在战场上。
失去了轨道控制权的钛族也很清楚,如果大规模装甲集群不能和敌人混在一起。
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从天而降的轨道打击。
但是当帝国的骑士机甲和泰坦神机开始在地表活动的时候,这对于钛族而言就实在是有些超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