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117章 嘉陵江畔史笔魂:陈寿与三国风云的千年交响

一、嘉陵江畔的史学萌芽

在四川南充,嘉陵江如同一条灵动的碧玉丝带,日夜不息地流淌着,将千百年的历史故事轻声诉说给两岸的土地。陈寿就诞生在这片被江水滋养的土地上,自小,他便像一棵破土而出的小树苗,贪婪地汲取着巴蜀山水与文化的养分,对读书识字着了魔般痴迷。

那时的南充,虽不似中原那般繁华,却因谯周这位学问大家的存在,成为一方充满书香气息的学术小天地。谯周博古通今,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与学问。每当授课,他或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上古传说,像女娲补天的神奇,五彩石如何填补了苍天的裂痕;大禹治水的艰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执着,听得陈寿眼睛发亮,仿佛那些波澜壮阔的场景就在眼前上演。或是深入剖析朝代兴亡,细细道来为何有的朝代能延续数百年,有的却如流星般转瞬即逝,陈寿总是托着腮帮,跟着先生的思路琢磨,在心中慢慢种下了对历史好奇与敬畏的种子。

陈寿常常整日泡在谯周的书房里,在堆积如山的竹简间穿梭。当他翻开《史记》,瞬间就被司马迁那如椽巨笔所描绘的世界震撼。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一路披荆斩棘,击败强大的项羽,最终登上皇位,草根逆袭的传奇让人热血沸腾;而项羽,勇猛无双却又刚愎自用,自刎乌江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这些鲜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像有魔力一般,在陈寿心里翻涌跳动。再读《汉书》,他又由衷地佩服班固,能将东汉的历史梳理得井井有条,何时发生战争,何时推行改革,都清晰明了。此时的陈寿,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我也想用手中的笔,把自己见过听过的事儿都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过去的岁月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这颗稚嫩的梦想种子,在巴蜀深厚文化的水土中,开始生根发芽。

二、蜀汉官场的逆行者

时光流转,曾经那个痴迷读书的少年渐渐长大,陈寿踏入了蜀汉的官场,先后担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等职。然而,彼时的蜀汉朝廷,早已不复诸葛亮治蜀时的清明景象,宛如一锅沸腾却浑浊的粥。宦官黄皓凭借着后主刘禅的宠信,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荣华富贵,纷纷阿谀奉承,像哈巴狗一样讨好黄皓,将自己的尊严和良心抛诸脑后,整个官场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谄媚之风。

陈寿却如同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在这股污浊的浪潮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坚决不肯随波逐流。有人看到他如此“固执”,好心偷偷劝他:“你就顺着黄皓的意思,别那么较真,这样官运才能亨通,好处自然也少不了!”陈寿听后,立刻梗着脖子,眼神坚定地回应道:“咱们搞历史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如实记录!要是为了当官就弯腰低头,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写别人的历史?” 就因为他这份刚正不阿,黄皓将他视为眼中钉,处处刁难,陈寿的仕途变得异常坎坷,不断地被贬官、降职,在官场中摸爬滚打,摔得鼻青脸肿。

但这些挫折并没有让陈寿后悔,反而让他更加清醒和坚定。他深知,这官场中发生的一幕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正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吗?那些为了权力而丧失良心的人,都应该被如实地记录下来,让后世之人引以为戒。这份在逆境中坚守的硬气,让陈寿在后来撰写《三国志》时,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和诱惑,都铁了心要讲真话、写公正,手中的笔始终稳稳地书写着历史的真相。

三、三国往事的拼图人

公元280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晋军一举灭掉东吴,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分裂局面,天下再次迎来统一。此时年仅18岁的陈寿,站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节点上,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召唤。他深知,三国这段波澜壮阔、混乱却又精彩的历史,急需有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记录,于是,他毅然扛起笔,踏上了撰写《三国志》这条布满荆棘的艰难道路。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他心中对巴蜀土地上历史的那份执着,支撑着他坚定地向前迈进。

撰写史书,最难的莫过于收集资料。当时,曹魏由于国力强盛,文化发展繁荣,已经有了王沈编写的《魏书》、鱼豢撰写的《魏略》,这些书籍详细记录了魏国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曹操如何广纳贤才、南征北战,都能从中找到线索;东吴也有韦昭的《吴书》,江东子弟的英雄事迹、孙权政权的兴衰历程,都被记载其中。可蜀汉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刘备建立蜀汉后,一直忙于征战和政权建设,没有专门设立史官来系统记录历史,导致相关资料少得可怜,就像散落一地的珠子,难以串联起来。

为了填补蜀汉历史的空白,陈寿化身成了一个执着的“拼图人”。他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走进那些古老的旧宅、破败的官署,在尘土飞扬的角落中搜寻只言片语;他深入民间,与白发苍苍的老者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他们口中流传的三国旧事,哪怕是街头巷尾的传闻,他都如获至宝,认真记录下来,然后再仔细甄别筛选。为了获取更准确的资料,他还不辞辛劳,前往蜀地的深山老林,攀爬曾经的古战场,探访旧时的官府旧址。在那里,他抚摸着斑驳的石碑,辨认上面模糊不清的文字;翻找废弃的竹简,小心翼翼地拼凑出残缺的内容。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终于艰难地凑够了《蜀书》十五卷的内容,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的汗水和心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