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塞恩,决赛道次公布了,这次你是第三道!”
格伦-米尔斯坐在沙发上,扭头对着刚从浴室出来,正用毛巾擦头的博尔特说道。
“是嘛,我知道了。”
博尔特对此表现的有些无所谓。
但还是习惯性的坐到沙发上后,一边用毛巾擦干头发,一边看向了教练笔记本电脑上的组委会的公告网页。
只见组委会排了一个决赛名单。
分别是:
第一道:牙买加 尼克尔-阿什米德
第二道:中国 谢振业
第三道:牙买加 尤塞恩-博尔特
第四道:中国 李枫
第五道:美国 柯蒂斯-米切尔
第六道:英国 亚当-格米利
第七道:牙买加 沃伦-威尔
第八道:南非 约博德瓦纳
虽然道次是3,但在跑道上真正的位置是第4道,因为一般在比赛启用的是2-9道。
不过对于博尔特而言,这算是一个新的体验。
以前的时候,他决赛基本都是第五道。
格伦-米尔斯看着名单上第四道的李枫,忍不住说到:
“我觉得三道也不错,这样在弯道阶段,你可以更加专心的过弯。
不至于一开始被左后侧的李枫所影响,我想,这会对你是一个加分项。”
博尔特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是的教练,我也是这样觉得,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体验。”
“如果你能在前程发挥的更好一点,在后100米,你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他。”
“没错,我会努力的。”
“我知道你的压力很大,但请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你有这样的能力!”
“哈哈,当然,我会加油的。”
面对米尔斯的鼓励,博尔特心知肚明,他尽量在教练面前表现的积极和自信。
随后米尔斯又对博尔特进行了一些技术探讨。
博尔特均表现的相对积极。
但在米尔斯离开后,博尔特脸就忍不住垮了下来。
“欧,噶的,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难!”
有时候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他也需要伪装自己,因为他不想让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在这个被李枫所统治的短跑时代。
博尔特表示自己真的很累。
自从08年开始,他就被西方无数粉丝寄予厚望。
当时的他也是怀揣着极强的自信,想要证明自己,当一回救世主。
即便在后面多次世界赛事上,他多次失败,但他总是会重拾信心,再来一次。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顶不住了。
在百米决赛上,他真的是燃尽了,可依然是折戟沉沙。
明晚的两百米,看似他仍然有机会对李枫进行冲击,但博尔特心里很清楚,他赢面很小。
博尔特只要一想到李枫9秒多的前程,就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博尔特本就不多的战意,变得更加萎靡了。
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按时起床,吃饭,然后晨练。
在这个牙买加短跑备受争议的时期,他必须要保持一个好的形象。
早上八点半。
牙买加田径队三人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了卢日尼基体育场的副场进行赛前的保守训练。
虽然世锦赛已经开始倒计时,但还是有很多运动员在此热身,进行保守训练,偌大的场地显得十分热闹。
中国田径队众人同样在此。
赛前的保守训练强度不大,主要是让身体保持竞技状态。
在简单的跑圈热身后,李枫和谢振业开始进行必要的拉伸活动。
在各自教练的帮助下,两人一丝不苟的完成着静力拉伸的相关动作。
当拉伸完毕后,则是进行起跑反应的重复性训练。
这当然不是为了比赛时起跑更快,而是为了更稳。
在200米领域,起跑的快慢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大家通常寻求的是一个更稳,更切合自己节奏的启动。
即便是李枫,反应力超标,也依然需要时常进行训练,以保持身体的肌肉记忆。
上午的训练时间不长,一个多小时的低强度训练后,参加晚上两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们基本就撤的差不多了。
.........
几个小时后。
卢日尼基体育场上进行着当晚的焦点项目之一的女子4x400米决赛。
这场比赛相当的精彩,比赛在18:45分准时鸣枪。
鸣枪后美国队第一棒拜尔德启动最快,然后他开始遥遥领先其他对手。
到了第二棒时,东道主俄罗斯选手费洛娃开始发力,大幅度的缩短了跟美国选手娜塔莎-哈斯廷斯之间的距离。
在第三棒,俄罗斯的里佐娃在主场观众的呐喊声中,逐渐超过了美国队第三棒阿什利-斯宾塞。
当俄罗斯队率先完成交接后,场内的气氛来到了个**!
无数俄罗斯观众起身为自家队伍振臂高呼。
“乌拉!”
“乌拉!”
“乌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