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 > 第116章 姜家村的忙活

傍晚时分,姜家村的人又都聚在了打谷场上。嘴快的张翠花满脸堆笑,率先开口问道:“里正叔啊,这次又是啥好事,把大家伙都召集过来啦?”

姜里正也笑着回应:“还真被你说中了,今天呐,又是一件大好事!这次可是如意家照顾咱们村的妇人和女娃娃们呢。”

村里的妇人们一听这话,立马七嘴八舌地催促里正,让他赶紧讲讲到底是啥事。

姜里正也不故意卖关子,直接说道:“这次如意家要招一些针线活做得好的妇人,还有会绣花的,要是有想学绣花的姑娘也成。前阵子,咱们村十岁以下的女娃能去上私塾,这次学绣花的姑娘,就定在十岁到十五岁。大家要是愿意去,都能报名,不过得自己准备布料和绣线。”

姜里正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活计具体有啥要求,就让如意丫头来给大家讲讲吧。”

如意满脸笑意,走上前说道:“针线活好的婶子、大娘们,都可以来试试缝制包。至于包上绣图案的活,还是得手嫩的姐姐和嫂嫂们来做,这么要求也是为了保证咱们绣品的质量。”

说着,如意拿出一只包,又接着说:“就是做这种包,想必大家这几日里也都见过。目前是做这个,往后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活计。工钱呢,就定一天十文钱,每缝制好一个包,再额外得一文钱。因为绣图案费时间,绣好一幅,就再给五文钱。”

村里的妇人们一听这工钱,都笑得合不拢嘴。想着自己针线活不好,不是还有闺女嘛,能送去学绣花,这好处怎么也能沾上。

可张翠花却高兴不起来。一来她针线活和绣花的手艺都普普通通,给自家人缝缝补补还行,之前看过如意家的包,心里清楚自己恐怕达不到要求;二来自家又没闺女能送去学。

但张翠花不甘心就这么错过,还是想试试,于是开口问道:“如意啊,你看婶子我能去你家做工不?”

像张翠花家这种没闺女,自己手艺又不行的,村里还有好几家。看着别家都欢欢喜喜的,他们心里别提多失落了。听到张翠花这么问,都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如意。

如意笑着回答:“翠花婶子,您也仔细瞧过咱们家的包,这活儿确实得有一定的针线功夫才行。不过呢,咱们还有件事儿,得跟大家说一说。”

说罢,如意看向姜里正。姜里正心领神会,抬手拍了拍手下从祠堂搬出来的桌子,扯着嗓子高声道:“如意刚刚已经把工钱都跟大家伙儿讲明白了,往后可得踏踏实实地做活计!要是谁偷奸耍滑被赶出来,可就别想在咱姜家村抬起头做人!如意家体谅大伙生活艰难,如今男人们有开荒种粮的活,妇人和女娃娃也有了出路。要是有家中妇人吃不了手艺活这碗饭的,咱还有养殖房可以去。”

张翠花一听,立马来了兴致,急忙开口问道:“里正叔,您快说说,养殖房养啥呀?不是我自夸,我家那些鸡,都被养得又肥又壮,下蛋还多,这活儿我肯定能干!”

姜里正回她道:“养的是如意家的鹌鹑。这养殖场由如意家出钱办起来,当然也不是白出。等赚的利润把盖养殖场、买第一批鹌鹑的钱都还上了,往后再进的账,就归咱村集体,用来建设村子。当然了,在里面干活养殖的,每月能拿三百文工钱。”

张翠花一听,顿时泄了气,失望地说:“养鸡我在行,可养鹌鹑我不懂啊。”

其他把心思打到养殖房上的人家,也纷纷开口:“这鹌鹑到底咋养,总得教教我们吧。”

姜里正应道:“那肯定会教大伙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可别想着糊弄我,那些养啥死啥的,就别来报名了。”

姜里正又敲了敲桌面,再次高声说道:“今天就说这两件事。想学绣活的,去长乐那儿报名;针线活和绣工好的妇人和女娃娃,去如意那儿报名;想干养殖的,来我这儿。大家都排好队,这就开始吧!”

姜家村的妇人们,各个脸上笑开了花,带着自家闺女,欢欢喜喜地排起了队。

以往啊,如意家就只有男人去开荒的活计,家中的老爷们,每晚回来,把铜钱 “啪” 地往桌上一拍,那模样,别提多神气、多嘚瑟了。可如今,咱们妇人也能挣钱了,总算是能扬眉吐气一回!

如意回到家,看着手中的三份名册,又听姜阿奶、王氏和刘氏这三位长辈,细细地讲述着每个人的性格和本事,心里想着,明天考核可得多留意着点,总不能只要报了名就都收下。

第二天,姜家小院的前院,挤满了村里的妇人和女娃。姜长乐分出些碎布和绣线,让大家把自己擅长的绣活露一手,或者缝制裁剪出一个小荷包来。

同一时间,后院里,如意正带着张翠花和几个平日里擅长养殖鸡鸭的妇人,仔仔细细地讲解养殖鹌鹑的注意事项。

就这么着,整个姜家村都热热闹闹地忙活开了。这边,姜家村的汉子们刚把如意那百亩荒地开完,又马不停蹄地接着翻土、种豆、养地。

村里的孩子们在学堂里跟着先生认字、认数。剩下没去上工的人,就挑起了伺候家中田地的担子。好在这会儿不是夏收、秋收的大忙时节,大家倒也还能顾得过来。

像张翠花这种外来的,家里又没老人帮忙照应的,日子就过得紧张些。

上午忙着学养殖,下午又得去田里拔草,虽说累得腰酸背痛,可一想到自己男人和自己都能挣钱干活,这浑身就又充满了无穷的动力。

就连村口那棵大槐树下的几个老爷子,也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村里的第一道门槛守得严严实实。

村里的阿黄也没得闲,在得了主人家的好处,每顿多了些菜汤,还能吃上半个窝窝头后,在村中巡逻溜达的时候,也格外勤奋。

喜欢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ixmao)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