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 > 第2073章 世上还是好人多

所以一半货物走陆路直接出山北上,由宋九夫妻二人带队。其他人跟着南下,等到了荆州,任家家眷带着石三百一家全部往岭南去,货物由府卫护送走水路北上。

分开时,妯娌三人抱在一起,此番分开,又将数月才得以重聚,家人之间唯有平安两字再三交代。

宋九夫妻二人轻装上阵,跟在队伍里走得是极快的。

而南宫阳为了寻到三个孩子,也不顾北上凶险,一路跟上了夫妻二人。

***

登州界内一处靠海的乡土坡下,有间破烂的茅屋,里头住着一对祖孙。

老者年纪估摸着五十有余,脸上的风霜化成沟壑积攒成岁月的洪流,一只瘸了的右腿拖攥在地,一双勤快又熟练的双手编织着手中的渔网。

人家三日编织而成的渔网,王老四只需一个昼夜,他凭着这手艺,带着孙女勉强糊口,如今还要多养活一人,却成了他最大的负担。

从门口往里张望,王老四一边编织着手中的渔网,一边瞧了一眼里头木板上躺着的人儿。

是个小哥儿,年纪不大,捡到他时,是在王老四出海去平州送货的路上,那里有条走私的小山道,这孩子就倒挂在崖下树梢,他无意中抬头得见,连忙跟老乡将人救下了。

人是救下了,老乡们却无人敢收留,王老四只好将人藏于回来的船上悉心照顾,更是将手里这一趟赚下的微薄利润替他请了大夫。

平州的大夫救不活登州的孩子,登州的大夫看不他们的贫穷,于是这孩子就这么昏迷着,已有半月余,每日靠着一些米汤水吊着命。

王老四想着,待他手中这批渔网卖出去,再舍下老脸去镇上请个赤脚大夫来,这样也不会惊动城里的那些老爷们。

王老四刚这么想,孙女王小美从外头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回来,见到阿翁大喊:“阿翁,他们来了,他们都来了。”

王老四自是听懂了孙女的话,脸色大变,连忙扶着门框起身,正要进屋去安置木板上的人,又想到什么,转头向孙女交代道:“便说你八岁的生日在入秋之时。”

已经满了八岁的王小美听了阿翁的话,连忙点头。

然而祖孙二人来不及将木板上的少年郎掩藏,外头已经传来脚步声,一伙人冲了过来。

王老四拖着瘸腿出来相迎,笑脸刚送上就迎来一拳头,打得鼻腔冒了血,脑瓜儿冒了火星。

有人要冲屋里去,王老四虽然有些被打得神识不清,却仍旧本能的抱住了对方的腿,不让入屋。

屋子里头,王小美一脸惊慌的将木板上的少年郎背了起来,细弱的小身板有着坚毅的力量,使着吃奶的劲,终是将少年郎藏于米缸中,为了不暴露,更是用石板盖压紧。

待王小美转身要出去时,人已经闯了进来。

今日来村里头抓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曾经抓走过王小美父亲、母亲以及兄长的地痞小吏,为首是盐奴坊的领头刘讲。

刘讲朝王小美看来一眼,便眉眼展开,压低声音问道:“今年可有八岁?”

王小美听阿翁的话要摇头时,一道严厉的嗓音响道:“查过村里头的记录,今年个二月,她已经八岁。”

冬雪融化时,春寒将至,王小美有八岁了,也是盐奴入坊的最低年纪,所以王小美被带走了。

每年抓盐奴的时候,便是这些贫苦百姓最难熬的时节。

家里有余钱的,还可以每年缴税之方式,将家人留下,可王老四家里,好不容易走私一趟赚来的钱,也拿去给那少年郎请了大夫。

好人不得报,在登州向来如此。

王小美被带走,王老四被人打昏在茅屋外,而被救下的这位素不相识的少年郎,仍旧昏睡在那米缸之中。

好在那米缸的背面有道老鼠钻的小洞,不然这么憋在里头早没气儿了。

茅屋子内外,就这么安静地过了两日,米缸里传来虚弱的声音。

少年郎没有醒,但他在昏睡时已经水米未进两日,虚弱的身子熬不住了,可茅屋周边无人,往前去,五里开外是另一户渔民,上船了,家中也无人。

终是在这日夜里,收购渔网的老乡来了,挑着担子才到门口,就看到了趴在地上带着血迹未醒的王老四,连忙将人救了。

被救的少年郎是在第六日清晨醒来的,他正是被魏家死士追杀被迫掉崖的哲哥儿。

哲哥儿醒来时,身边只坐着一位衣着破烂的老者,他干枯又颤抖的手里端着一只缺口的碗,碗中是那浑浊昏黄的米汤。

哲哥儿闻到那带着霉味的米汤水,竟是如此的熟悉,这段日子的昏睡,他喝的就是这个,好在有这个吊着命。

王老四将米汤水一口一口的喂入哲哥儿的嘴中,孩子突然睁开眼睛,王老四吓得差点儿将碗打掉。

“醒了,竟然醒了。”

没有钱看伤,没有吃食,更是住这漏雨的茅屋里,风雨交加着的勉强活着,这少年郎竟然在困境中醒来了。

哲哥儿从崖上摔下来挂树上,不仅没死,也没有磕碰到脑袋,记忆仍在,唯一难受的是使不出劲,全身绵软,这一口米汤水也不过是吊着命,却没有半点儿力气。

王老四给哲哥儿喂完米汤水,激动的给哲哥儿盖好破旧的褥子,生怕他着凉又昏睡过去。

哲哥儿想要开口问一句,就见门口进来个人。

“老四,想要救孩子,我瞧着咱们还去一趟平州,上头有桩棘手的生意,无人敢去,你要不要跟上我们一趟。”

来的是王老四在营州时的老乡,他们流落到登州糊口,做些走私生意,不做走私生意时便编织渔网转手卖给渔民。

仔细看那老乡,他的手有残疾,如此才能活下来,不曾抓入盐奴坊。

老乡见王老四犹豫,又说道:“莱道上有蛏子和蛤蜊,那都有人养殖,划了地儿,人家有来头,咱们去做工,一天干下来不到二十个大钱,要交到盐奴坊去赎人,那是二两银子一年,咱们卖了身也不够。”

“何况你自家孙女儿不要,救了这么一个赔钱货,上次送货的钱,都搭里头了,咱们走一趟平州不容易的,都是拿命在赚钱。”

喜欢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请大家收藏:(ixmao)荒灾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钱儿媳妇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