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刚过,急促的马蹄声踏破夜色。
守城的官兵连忙打开城门,马蹄声匆匆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圣上猛然惊醒,像是做了噩梦。
下一刻便听到刘公公焦急的声音。
“陛下,大事不好了~”
圣上一把掀开帐子,刘公公慌忙跑过来将一份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战报呈上,圣上打开看过后,脸色阴沉得骇人。
随后文武百官被紧急召进宫中。
福王被管家叫醒时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府里走水了,听管家说是他父皇急召,不得有误,连忙穿戴好后便往宫里赶去了。
大殿上,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
唯独崔海沉着脸色,一言不发,像是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变故。
当圣上带着太子和福王安王过来时,殿中立刻鸦雀无声。
“朕刚收到战报,北漠发兵十万攻打边关。”
闻言众人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武将这边主张打,文官那边主张谈,先派使臣过去跟对方聊一聊,看看大家能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一块商量个解决方案。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圣上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当视线扫到崔海时,他站出来道,“敢问陛下,对方主帅是谁?”
“北漠太子,慕绝。”圣上陡然咳嗽了两声,像是情绪有点激动,刘公公连忙奉茶过去,圣上喝了一口,挥了挥手,刘公公捧着茶退了回去。
听闻是北漠太子,底下的大臣议论纷纷,觉得十分意外。
毕竟之前率兵打过来的都是北漠大将军夜煊赫,这次突然就换成了太子领兵,而且这个太子也不知道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听说还是个私生子,一直养在外面,前不久才被接回去,一回去就去雪山取回了龙鳞,成了北漠人人敬仰的勇士,之后又带兵剿灭了凶残无比的沙匪,不过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便赢得了民心,手段了得,不可小觑。
这时有大臣发出感慨道,“要是侯爷还在就好了….”
圣上眼神一沉,重重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
底下的人噤若寒蝉,都把头低着,跟鸵鸟一样。
“父皇息怒。”太子拱手道。
“父皇别生气,咱们有黑甲军,管它是十万还是二十万,通通都给它打回去。”福王信心十足地说道。
“五皇兄说的是,还请父皇宽心,保重龙体。”安王拱手道。
崔海也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若是不将北漠打退便提头来见。
“霍辰?”
“末将在。”
一名面容冷峻的年轻男子从武将的行列中走了出来,身上透着一股冷冽的杀伐之气,是黑甲军副统帅,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祁无寒,相当于军中的第二把手,是祁无寒一手培养的帅才,认祁无寒为义兄,跟着祁无寒的时候比凌风还要长一点,始终坚信义兄绝不会通敌叛国。
圣上曾单独召见过他一次,问了他一些话后让他继续留在黑甲军中,职位不变,应该是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
圣上任霍辰为先锋将军,带领黑甲军随崔海出征御敌。
霍辰和崔海领命后,圣上又思忖了一下,视线看向一旁的福王。
福王有种不好的预感。
“五皇子为监军。”
福王知道这时候也由不得他找借口,一点异议也不敢有。
这时有大臣提出异议,觉得对方派的是太子亲征,更能振奋军心,担心若是一开始就输了气势,恐怕会陷入不利的境地。
下一刻便有大臣提出反对,觉得对方太子是有勇无谋,不过是虚张声势,根本用不着自家太子殿下以身犯险。
“就这么定了,大军即刻出发,不得有误。”圣上一锤定音,“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众人都不敢吱声了。
随后崔海和霍辰立刻前往军营点兵,福王也抓紧时间回去收拾行李。
大军预定一个时辰后出发。
一回到王府,福王就跟管家说他一个时辰后就要出发,让管家赶紧让人去给他收拾行李,又再三叮嘱管家,在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一定要照顾好那些花草,要按时浇水施肥除虫,别让底下的人懈怠了。
管家匆匆跟在他身后一一应着,又不解道,“王爷这是要去哪儿,怎么走得怎么急?”
“别提了,还不是北漠那些兔崽子又打过来了,这次本王一定要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福王信心十足地说道。
“战场上刀剑无眼,王爷务必要多加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老奴…”说到这儿管家不禁有些哽咽,有点老泪纵横,抬起袖子擦了擦眼,再次叮嘱道,“王爷一定要小心啊~”
“我会小心的,您别担心,那群手下败将压根就不是我的对手,到时候我肯定活蹦乱跳地回来。”福王安慰道。
“殿下,您等会儿,老奴去给您拿件东西。”管家又想起来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连忙往库房去了。
很快管家就拿着一个包袱回来了。
福王还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厉害的法宝,就像话本上写的一样能撒豆成兵,当他满脸期待地看着管家打开包袱后,眨巴了两下眼,跟他想得不太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