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 第429章 不舍分手 去龙岗再续前缘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不畏风雨、愈挫愈勇,在一颗种子里看到蓊郁丛林,在一滴水看到江河湖海。生命的罅隙,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若不曾历经黑暗,如何知黎明曙光的温暖。青春是一座永不荒芜的城,这里铭刻着我们的命运与希望。我们在这里铸就此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带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出发,用一生的时光去走一走在万卷书上读过的万里路,不畏艰险,风雨兼程。当须发皆白时忆起这座城,我们还可以说一句:青春无悔。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明代思想家洪应明如是说。人生苦短,韶光易逝,愿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勇敢前行,以虔诚之纸笔,书写自己最浓墨重彩的青春。我相信我们这群人,作为先行的开拓者,一定会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的......

两点多,下山,直奔华强北。除了我和景振,他们可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很明显,一个个顿时感觉两只眼睛不够用了,这看看,那看看,这也看着新奇,那也觉着新鲜,一个个不禁感叹道,咱们说是来深圳一年了,可是今天才知道,这里才是真正的深圳啊!之前的我们就是待在了郊区啊......

五点来钟,弟兄们在布吉依依不舍的要分手了,有人要回工厂了,有人要去寻亲访友了,大家相约以后多聚聚。我,景振,侯弘,老扁,江明,周康几个跟着老留回了龙岗,可是外面确实没有开业的酒楼,没有办法,只好到了老留工厂里,自己弄了点吃的,尽管大部分都是凉菜,可是人家老留酒是管够的,晚上我们正在喝着呢,老留跑出去了。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老留端来了一锅牛肉,一问才知道,他出去的时候碰到了厨房的一个大厨,他没有回家,之前老留帮过他,人家很感恩,听说老留来了一帮兄弟,很是热心,连说,怎么能吃凉菜呢,这不,我这里有料,我来给兄弟们搞一锅牛肉。人家可是说做就做,四五斤牛肉高压锅里也放,一个小时不到,一锅香喷喷的牛肉出锅了,这一顿大快朵颐啊,啧啧,爽,过瘾!

结果就是喝到了凌晨,一个个酩酊大醉,一觉睡到了初二中午,大家起来后,结伴到了龙岗,逛来逛去,走街串巷,这块地可是我们踏上深圳这里的第一个落脚点,我们对这里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一年前的我们都还不知道身处何地,人在何方,为了有地住,有饭吃,委屈求全,现在的我们,却意义风发,正沐春风呢。

今天,很多酒楼就开业了,到底是深圳啊,如果是在我们老家,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前是不大可能的,晚上大家又大喝了一场,可能是手中有了点钱,也可能是前天晚上被那帮家伙激了一下,更多的可能是青春的荷尔蒙在迸发,老扁一个劲的嚷嚷着要**。

既然老扁豁出去了,那我们只能成全他了,可是转了半天,只遇到零零散散的几个人,而且那容颜真的让人不敢恭维,老扁是非常的失望。看着他那个样子,我忽然想起了玫瑰附近的那家发廊,于是6个人打了一辆的,司机本来不愿意拉的,可是我答应多给他5块钱,一溜烟的到了那里。

果然,开业着呢,几个家伙,除了我和侯弘,都眼直了,路上我已经和他们说好了,我来请客,你们尽兴就好。每个人选了一个,洗了头之后,进房间......

回去的路上,一个个更是忘乎所以了.......

若干年后,这帮弟兄各有所成,各有归属。但是我们永远都记得,1999年的那个春节,一群漂泊异乡的年轻人,一群打拼理想的急先锋,一群永不言弃的奋斗者,在没有桌子,没有椅子,没有床的一处房子里,开怀畅饮,谈古论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薛建,年后跳了槽,一年后进了关,2002年被一家猎头公司挖去了上海,后来任富士康上海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15年辞职返乡,创建了一家医疗的网络平台公司;

老扁和江明,两人一直待在恩华,没有动窝,在那里结婚,生子,直到2006年,两人分别跳槽去了昆山,几年后,老扁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做起了金融平台,江明去常州开了一家线路板工厂;

侯弘,一直坚守在东莞,几年后,和他女朋友一起出来单飞,积累了资金之后,开了一家五金厂,现在在常平,算是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秦松,几年后应同学之邀,去了苏州创业,折腾了两年,又回来了,两年后又去了吴中,开了一家纺织面料厂,近几年从朋友圈中可以看到,他们工厂生产的面料屡屡获奖;

沈超,2003年跟随着他老婆的亲戚去了顺德伦教,后来听说开了一家专门给家具厂供应五金配件的工厂;

景振,几经周折,逐渐成熟,一直做到了华润投资公司的副总,成了空中飞人,一天到晚,全国各地来来往往,侃侃而谈,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赵炎,2005年跳槽去了南京,在苏宁做到了财务总监;

周康,2003年底回了彭城老家,在他三姐夫的帮助下做起了食品的生意;

束亮,2002年回老家开了一家物流公司,做得有声有色;

耿友,努力打拼,找了一个好老婆,两口子攒了一部分,岳父母赞助了一部分,2004年在南山前海以5400的单价买了一套178平方的大房子,一年后趁势又入手了一套120平房的,拥有了两套房,却一直默不作声的上着班,勤勤恳恳。

就是2012年深圳房价最高峰时,他们夫妻二人做出了惊人之举,毅然决然的以的单价将房子卖出,当时惊住了很多人,大家都不解,认为房价还会涨的,卖了怪可惜的。而且他们俩的工作都还不错啊,难道就此了结自己的深圳生涯吗?

喜欢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请大家收藏:(ixmao)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