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行你上

对于孩子上学这事,桑榆还是很上心的,拉着桑兴皓问了问今日的教学情况。

学堂里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像她们家里两个孩子这样,开过蒙识字念过书的倒是没几个。

于是柴夫子还是按照最基础的《三字经》开始教起,他们学过的,就当是复习顺便巩固一下知识。

“我刚刚看你们在勾画,是在写什么?”

“是石板和炭笔,夫子发给我们的。让我们在上面写字,每个字都写满一百遍,然后爹娘签字明日带去学堂。”

桑兴皓两条腿倒腾得飞快,跑进堂屋拿上自己那块石板和炭笔又跑回来递给桑榆。

桑榆低头一看,手中的是一块比较扁平的鹅卵石。

上面已经被桑兴皓用炭笔写了几行‘人之初,性本善’,还留有一半空白区域。

这和她打算做给小昭的小黑板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只不过……

“柴夫子不是说,你们在学堂的笔墨纸砚由他来负责吗?”

桑兴皓点头:“是啊,在学堂的时候,我们用的确实是毛笔和竹纸。”

不等桑榆继续问,他又接着往下说:“不过夫子说光在学堂练字不行,回家还得勤学苦练,就给我们发了石板和炭笔。”

这下桑榆明白了,这位柴夫子可真是个妙人。

他知道有些学生虽然交了束修,但家里条件并不是太好,不一定能买得起笔墨纸砚。

为了不让学生自卑,便给每个学生发石板和炭笔,既能练字又能省钱,用心良苦啊。

“夫子说得对,快去练字,不写完爹娘可不给你们签字。”

课后作业,显然不论是哪个时代的孩子都少不了。桑榆问明想要知道的事情,便催促着两人继续去写作业。

她将目光移向房檐下阴干的水泥板,要不她再多做点?

炭笔和鹅卵石刚用的时候,还算好清洗。

可等用上一段时间炭屑就会陷进鹅卵石表面的孔隙中,任由怎么清洗都洗不干净,到那时候要么换新的石板要么就只能凑合着用。

而且纯天然的鹅卵石石板,大多不平整,放在桌子上写字时高低不平,让人不敢用力。

连自家这两个学过写字的,在上面书写起来都相当费力,那些初学者又怎么会方便。

想到这,桑榆轻轻点头将这事记下,水泥板的材料不值什么钱,做一个是做,做一堆也是做。

不过她倒也没打算给每个水泥板都做成小黑板,水泥板材料不值钱,但墨贵啊。

哪怕只涂一面,涂上三五遍的,那也得消耗不少墨。给自家两个孩子用还行,提供一整个班的?等她什么时候发财吧。

桑榆走到阴干的水泥板和粉笔盘,伸手摸了摸,表面已经干透,就是不知道内里如何。

每根粉笔的长度受限于制作时的竹节长度而长短不一。

她随手将一根从中掰断,指腹按在断口处感受片刻,没有感觉到湿意,已经完全干透。

将这些粉笔捡起装进小筐里备用,又往那些表面干透的水泥板上浇了层水养护,桑榆这才心满意足。

看着她往干透的水泥板上重新浇水,桑永景满头雾水:“榆儿,这板不是干了吗?怎么又浇水打湿?”

他也是记吃不记打,前面刚因为问问题被桑榆凶过一顿,这边看见不解的事依旧照问不误。

听见他的话,桑榆还有些意外,回来的路上两人没怎么交流,她还以为桑永景得生她一段时间的气呢。

“现在的水泥板只是最外层干了,里面还没有完全凝固。浇点水能让内部更加快速地凝结,不容易开裂,后面使用起来也更加耐用。”

她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词汇解释一遍。

毕竟水泥的硬化、放热、浇水养护之类步骤的具体词汇后世可能很多人不懂,但水泥路刚浇好头两天要往上面浇水,绝对是常识。

“哦哦,原来如此。”桑永景微微点头,也不知道是真听明白了还是装作听明白了。

跟他多聊了几句缓和一下原先尴尬的气氛,桑榆这才掀开大棚的帘子,进去检查菜苗的生长情况。

很早之前种下的那些耐寒植物此时长势正好。

萝卜的绿缨长得老高,郁郁葱葱一大片,连藏在地底的萝卜都按捺不住,冒出个白色的小脑袋来。

芹菜、菘菜、莴苣、韭菜各自占了一小片地,同样长势喜人,看来她们家冬日里完全不用发愁没青菜可吃。

不过桑榆最关心的还是之前种下的银耳与辣椒。

掀开陶罐上封口用的油纸,桑榆伸着脑袋往下看,内里一抹晶莹剔透的白色朵状物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

银耳种成功了!

大概是好事成双,小竹筐内的辣椒种子也成功发芽。

扁平的辣椒籽上方钻出一根极细的白色芽苗来,此时就可以转移到地里地栽。

辣椒的发芽率并不算太高,当时专门数出来的五十颗种子,只有一半不到的数量成功发芽。

桑榆用手仔细地挑出那些已经发芽的种子,一一栽种到地里,盖上一层薄土又浇了点水。

至于那些没有发芽的,她也没直接丢弃,继续放回小竹筐种盖上稻草保湿,没准过两天还有能出芽的呢。

等她忙活完这一切,晚上的饭菜也已经做好,该吃饭了。

自打家里的条件逐渐变好以后,做饭这事除非桑榆提前明确要求自己来,或者家里要改善伙食。

不然一般就谁在家里谁有空来做,做得最多的自然还是谢秋槿。

她倒也乐在其中,自家的相公、孩子出去忙活一天,她能做的也就是让他们回来就能吃上热饭。

对此桑榆没什么意见,做饭对她而言不算是一件难事,最开始她抢着做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人做得太难吃了。

大概是熟能生巧,现在谢秋槿的手艺比以前好太多了,起码什么菜都能做熟、能入口。

倒是桑永景颇有微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吃过桑榆做的美味佳肴再去吃普通的家常菜,他总是觉得吃得不够开心。

对于他这个毛病,当时桑榆只说了一句话:“你行你上。”

他就再也不敢提这个话茬,真让他来,他连把菜做熟都成问题。

这么一想,自家夫人的手艺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才学做菜没多久,以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喜欢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请大家收藏:(ixmao)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