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十国风华 > 第二百六十五章 郭宗训

十国风华 第二百六十五章 郭宗训

作者:洱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3 18:37:33

郭荣轻步缓行,将那位德高望重的院正大人送至门外,转身再踏入室内时,符金盏的面色已稍见红润,她以温柔的目光望向郭荣,轻声问道:“王爷,您心中可有想法,咱们的孩子该取个什么样的名字才好呢?”

郭荣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爽朗一笑,道:“哈哈,这确是件让人煞费苦心之事。不过,杨骏才情横溢,满腹经纶,何不请他来给这孩子一个名字?夫人以为此议如何?”

符金盏听后,亦是先是一惊,继而嘴角勾勒出一抹温婉的笑意,答道:“倒是个好主意。我亦有所耳闻,杨骏在文坛之上素有‘词宗之首’的美誉,请他起名,着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然而,恰在此时,宫中的高公公于门外悠悠启声:“晋王殿下,陛下闻您府上添得贵子,特遣老奴前来传达圣上口谕!”

郭荣闻言,连忙拉开房门,迎了出去,面上带着歉意:“高公公,今晚照顾不周,实在有失礼数,还望公公海涵。不知父皇有何旨意?”

高公公轻轻一笑,然后目光转向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语气中带着几分温和道:“陛下有口谕传下:你来问问荣哥儿,小王子取名为‘宗训’可好?‘宗’字以承先祖之德,‘训’字以守礼法之规。”

郭荣的眸光轻轻掠过符金盏,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爽朗的笑意,然后便朗声道:“好!就定名为宗训!烦请公公代为转告父皇,儿臣对此名极为满意!”

言罢,郭荣不假思索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包,动作悠然地置于高公公掌心。高公公见状,脸上闪过一丝意外与惶恐,连忙推辞道:“王爷,这……实在不合规矩啊!”

郭荣按住高公公推拒的手,掌心的红包被两人夹在中间,他声音里带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却不失分寸:“公公深夜奔波,这点心意不是规矩,是家礼。父皇记挂着孙儿,连名字都想好了,这份恩宠,我总得让公公沾沾喜气。”

高公公望着郭荣眼中的真诚,再看那红包的厚度,既不逾矩,又显心意。他掂了掂,顺势收进袖中,笑道:“王爷这话说的,老奴就却之不恭了。陛下还说,明日辰时,让老奴来接小王子的‘洗三’吉帖,他要亲手题字呢。”

洗三,在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谢父皇厚爱!”郭荣躬身应道,目送高公公的身影消失在月色里,才转身回房。

符金盏已让侍女将宗训抱到暖阁,正隔着襁褓轻拍。见郭荣进来,她笑道:“刚才你送高公公出去之际,银盏过来了,我让她问问杨骏起什么名字好,没想到父皇取的名字,竟与杨骏想到一处去了——可见‘宗训’二字,确是天意。”

郭荣走到暖阁边,望着襁褓里皱巴巴的小脸,指尖不敢碰,只在旁轻声道:“父皇这是盼着他将来既承得住郭家的基业,又守得住天下的礼法。”

符金盏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婉浅笑,轻声道:“我这妇道人家,虽不甚通晓那些大道理,但既然是郭家儿郎、殿下您提及之事,我自当视为己任,宗训得事情,我自当是义不容辞。”

正当郭荣欲开口回应之时,门外骤然响起杨骏焦灼而坚定的呼唤:“殿下,有紧急事务亟待您裁决!”

郭荣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符金盏,而她,仿佛早已洞悉他的心意,眼眸中闪烁着理解与包容的光芒,柔声说道:“殿下,国事为重,您且先去料理那朝堂之上的要务吧。”

郭荣轻轻颔首,随后步出房门,目光落在杨骏身上,带着一丝探究:“到底什么事情,这么晚了,需劳烦你特地前来征询我的看法?”

杨骏神色凝重,拱手答道:“殿下,王殷已三度上疏,恳请入京觐见圣上。适才,陛下派人来询,欲知殿下对此事作何打算?”

郭荣闻言,并未立即表态,而是将询问的目光转向杨骏:“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杨骏沉吟片刻,语气中带着几分警觉:“殿下,以我浅见,王殷此番举动,恐非单纯朝觐那般简单,背后或有他谋。为防不测,还是勿使其轻易回京为妙。”

郭荣望着廊下摇曳的灯笼,指尖在冰凉的廊柱上轻轻摩挲,半晌才沉声道:“王殷三请入京,若直接拒了,反倒显得朝廷心虚。但你说得对,魏博控着北境,他此刻离镇,若北汉趁机来犯,或是军中有人异动,都是麻烦。”

杨骏躬身道:“殿下是想……既不允其入京,又不驳其颜面?”

郭荣点头,目光投向魏博方向道:“正是,王殷此人,虽粗犷却重脸面。前不久我们除去王峻时,还多亏了他帮忙,这个时候若是不分青红皂白,怕是会适得其反。”

他微微一顿,语调缓缓柔和下来:“你且代我草拟一封回信,首句便道‘北境烽火未熄,魏博之地,关乎社稷安危,节帅之责,岂可轻易离席’。随后,将父皇亲赐的玉带附上,以此作为答复,且看父皇对此意下如何?”

杨骏闻言,眸光闪烁,赞许之情溢于言表:“殿下此计,实乃天衣无缝。一来不显丝毫怠慢之意,二来玉带乃皇家恩泽之象征,此举既巧妙回绝了其入京之请,又令其深感朝廷挂念,仿若至亲相待,实在高明。”

郭荣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没错,再让中书省派个能说会道的供奉官,捧着赏赐去魏博,当面说‘陛下与晋王念节帅辛劳,待北境安稳,定召节帅入京,共饮庆功酒’。他要的无非是个‘被重视’的名分,给了他,便不会再生事端。”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ixmao)十国风华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