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明末求生记 > 第495章 晋北风云起(2)

明末求生记 第495章 晋北风云起(2)

作者:自身小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26 19:46:19

说罢,面朝南方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九个头,“爹!娘!献策兄!你们的大仇,终于要有个了结了。”

说罢,也不理其他人好奇的目光,站起身抬起笔,唰唰唰的,一连写了好几封信。

留在涿鹿山的人都很懂规矩,知道那是密信,若是宋献策不对大伙儿说,大家也不会追着问。

待宋献策写好信,装好信封,抬手叫了个护卫的队员进来,“你将此信,立即飞奴传书给贺大人...算了。”

宋献策想想又改口,“还是安排一个小队,一人双马,亲自送到贺大人的府上,记住,人在信在,人亡信亡。”

却是想到中原不比塞外,人烟终究要稠密些,飞奴难免不会出什么意外,而此信却是不容有失,干脆派战队队员亲自前往还把稳些。

护卫拱手行礼,正欲退走,却被宋献策喊住,又拿出了一封信,“此信也派一个小队送去张家口。”

护卫点头,“也是一人双马?”

“不,一人三马!”宋献策郑重交待,“片刻不可停歇,送到张家口,到了张家口,务必潜行进入,不得惊动以范氏为首的八家粮商。”

“是!”

......

初冬小雪,收完秋粮,贺文瑞也难得的清闲了下来,正和幕僚饮酒聊天,屋内生着火,暖意融融。

眼下保安州已经被他完全掌控,同知尤鸿远也异常配合,不但没有丝毫阻碍,反而成了他的一大助力,原因嘛,贺文瑞也十分清楚,在自己到任前,被涿鹿商社好好敲打过一番,是以现在乖巧无比。

这涿鹿商社还真是一大福星啊!

贺文瑞感慨完,却又想到恩师临走之前给他透露过的讯息,耿如杞虽然如愿做上了宣大总督,初登大位,却并不太乐观。

除了大同总兵,他的老搭档张鸿功,还有就是自己能全力支持外,其他大小官员,总有那么点阳奉阴违的味道,想做点什么事,掣肘太多。

整个宣大一带的大小官员,盘根错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拿几个人开刀,以便建立总督权威,一时都难以施行。

耿如杞坦言,此次保安之行,看似排场不小,威风凛凛,但若真有那不开眼的人,视贺文瑞事先打的招呼于不顾,还真不好动手。

好在总督的官威仍在,保安州收秋粮的过程没有出事,不过到了明年,若还打不开局面,耿如杞成为众所周知的泥塑木雕的总督,那贺文瑞这里,恐怕也会起波折。

“笃笃笃!”门外长随敲门,“大人,涿鹿山有急信送到。”

“快快拿进来。”贺文瑞急忙吩咐道,涿鹿山本就是他最为重要的盟友,在这种天气送急信来,定然是有要事。

贺文瑞放下酒杯,匆匆看完密信后,有些拿不定主意。

涿鹿山向他通报的谋划,说胆大包天那是一点不为过,信中还建议他与耿总督同涿鹿山一道行事,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贺文瑞有些犹疑不决。

“大人,何事?”幕僚问道。

“无事,你且先下去吧。”不论做与不做,贺文瑞都不想将此事宣扬出去。

待幕僚走后,贺知州一个人在房内左思右想,到底参不参与呢?

涿鹿山的计划看上去完美无缺,滴水不漏,真有可能成事,可贺文瑞明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要挑动的,是整个晋北的文武官场,这些人利益受损之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疯狂反扑。

信中分明暗示,自己等人若是不参与,涿鹿山也会全力以赴,独力完成此事,只是手段恐怕会更加暴烈,颇有种将他和耿如杞小瞧的意味。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贺文瑞心里有点不太痛快,这么大的事,难道不应该先征求一下自己等人的意见?

不痛快归不痛快,贺文瑞静下心来细想,涿鹿山此举,倒不失为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尤其是对耿如杞执掌宣大实权更有帮助,如若不然,耿总督还真有可能被架空,有名无实。

那就...干了?贺文瑞的心里渐渐坚定起来,反正已经和涿鹿商社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想要大规模将红薯土豆推及开来,成为青史留名的人物,离不开总督耿如杞的强力支持,而要想让恩师支持,就得让他掌控实权,不得不说,青史留名的念头,已经成了贺文瑞的执念,大有谁拦路,谁就是仇敌的感觉。

而且贺文瑞相信,恩师心里对青史留名的愿望,恐怕一点也不会比他小,在亲眼目睹了红薯土豆的丰收之后,临走前,贺文瑞同样看到了耿如杞眼里那不同寻常的光亮。

最为重要的,就是涿鹿商社本身的实力了,贺文瑞相信,此事没有他们帮忙收尾,涿鹿商社也能全身而退,将他们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要是双方心里有了罅隙,贺文瑞觉得得不偿失。

那红薯土豆需要他们挑拣一事,贺文瑞还不太相信,即便此事不真,但在安抚任用保安州外来难民的这件事上,也离不开涿鹿商社,一旦他们撂了蹶子,这些难民就是隐患,保安州这么多的粮食,反而是祸根。

罢罢罢,就干他一票大的,想到这里,贺文瑞缓缓在桌上铺开纸张,准备写信给耿如杞。

......

阳和城位于晋西东北部,西与大同毗邻,北边隔着长城就是塞外插汉部的草场。

其城墙高壕深,有三个城门,东门成安,西门成武,南门迎暄,城门外各建有瓮城,城门上有城楼,还有14个窝铺,都是藏兵的地方。

全城分别于洪武二十六年,三十一年,及万历二十年,经历了三次砖包,称得上是铜墙铁壁,因最早是阳和卫的驻地,故称阳和城。

宣德元年移高山卫同驻,城东属阳和,城西属高山。

隆庆四年,宣大总督成为常设的地方官,由宣化移驻阳和,阳和城自此成为宣大一带的最高行政及指挥中心。

另外,还有大同副总兵也在此驻扎,乃是一个纯粹的大兵营,普通居民很少。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ixmao)明末求生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