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明末求生记 > 第194章 打地鼠

明末求生记 第194章 打地鼠

作者:自身小卒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26 19:46:19

“啪啪啪!”柳老汉用力拍打着一个窝棚。

“谁啊?”一个中年汉子从里面探出脑袋问道。

“出来,都给我出来!”柳老汉或许是在睡梦中被惊醒,有些起床气,刚才不好撒在可旺身上,这会儿火气特别大。

可旺拿着杆长枪,笑嘻嘻地跟在后面,只要保护好老头,不让他吃亏就行,自己就在一旁好好看热闹,一个人值夜真挺无聊的。

“咋的了?”中年人从窝棚里钻出来问道。

“咋的了?有老鼠偷了我们的粮食,我看见它跑到你这儿来了,说,这老鼠是不是你养的?”柳老汉这话有些蛮不讲理了,老鼠偷没偷到粮食先不说,这年月,谁家会养老鼠呢。

中年人被这话呛得面皮发胀,想高声反驳,见到高高大大的可旺手持武器跟在后面,强把这口气咽了下去。

“叔,你这话咋说的,人都吃不饱,谁会养那玩意儿。”

“哼哼,知道你不会养老鼠,”柳老汉可能也知道刚才那话有些过份,语气缓和了些,“但它肯定藏在你那些家俬里,来来来,让老汉我去把它找出来拍死。”

中年人面色尴尬,“叔,这逃荒的,谁家没捎带着几只老鼠,您...,管得过来么?再说,里边儿有女眷,不方便。”

“让开!”柳老汉突然发火了,“那粮食多金贵,你就忍心让这小畜生天天跟着你们糟蹋?我这是为你好,明白不?有女眷?让她们穿好衣服出来,老汉我今天非拍死它不可。”

中年人无奈,这老汉虽说有些霸道,可刚才这话说得又有些道理,一家人还指望着这点粮食熬到京师呢,可没有老鼠的份儿。

再说,真抓到老鼠了,那是意外之喜,好歹算点肉,之前也不是不想抓,只是这玩意儿精得很,有点动静就不知所踪,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跑回来,今晚就让这老头试试,抓不抓得到都让他无话可说。

当下拍拍窝棚,“孩儿他娘,带着娃儿们出来。”

这时志文已经被惊动了,来到可旺身边问道,“怎么回事儿?”

可旺把前因后果交待一番,笑着说道,“柳叔可真猛。”

志文哭笑不得,柳老汉今晚虽说霸道了些,可他也不能拆自己人的台,再说,打老鼠这事儿,志文一向是支持的。

旁边几个窝棚有人也被惊醒了,骂骂咧咧的,志文急忙解释道,“没事儿,抓老鼠呢。”

大冬天的,又是逃难,睡觉其实都穿着衣服,很快,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小孩,拎着一袋粮出来,这是家里最金贵的东西了。

柳老汉一低头钻了进去,里面很快传出了“乒乒乓乓”的声音。

“叔!”中年人心疼得直皱眉,“您轻点儿。”

“放心,弄不坏你的东西。”柳老汉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一道小小的黑影突然窜了出来,“出来了,出来了。”可旺大呼小叫地追了上去。

柳老汉也飞快地从棚子里钻出来,跟着可旺去了。

没多大工夫,两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在这旷野里,大白天捉只老鼠都不容易,何况深夜。

“叔,没事儿了?没事儿我们可要接着睡了。”中年人说道。

柳老汉摇头,自顾自地回去了。

“你是...,大柱?”可旺也正想跟着回去,从窝棚出来的那个妇人叫住了他。

可旺扭头看向她,“你是...?”

“哎呀,大柱,不记得我了?我是你赵婶儿啊,和你们宋婶儿一道挖过野菜的。”

可旺就着火堆微弱的光亮细细打量了下,感觉是有些眼熟,“赵婶儿,抱歉哈,有些记不太清了。”

“没事没事,来来来,坐下来烤会儿火,咱们好好聊聊,都多长时间没见过了,当家的,添块柴。”

可旺看看志文,见他微微点了下头,两人一起坐下了,正好志文想打探些消息。

火势在中年人的伺弄下大了起来,妇人挨着男人坐下,“这位小哥也挺面熟的,和你一道的,大柱?”

“是,他叫志文。”可旺答道,说起来志文之前很低调,认识他的人真不多。

妇人开始絮絮叨叨地问他们的情况,包括小英娘和几个丫头,被志文含含糊糊地混过去,又反问了些他们的状况。

原来这家人很早就和志文他们一道了,见识过可旺与李智一家的争斗,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走散了,黄河封冻后到的晋西,之后一路走到这里。

“你们那袋粮,也是在晋西官府那儿领的?”赵婶儿指指不远处被柳老汉枕在头下的那袋粮问道,一副我早已看穿的神情。

“啊...?是。”尽管不明所以,志文还是点头。

“哎,这晋西各地的官府,可比陕北的好多了,好歹能发点儿陈粮给我们。”中年男人叹道。

志文和这两口子又聊了几句,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过河以后,他们每到一处,当地官府士绅均设有粥棚,衙役士兵不说笑脸相迎,但态度也比想像中的好多了,与陕北相比,完全是两种待遇。

不过难民中始终有传言,让大家到京师去,圣天子脚下,会有更好的安排,后来更有人在州府边界设点,只要出了这一地,就会奉送一定的粮食,虽说都是陈年粮食,但对难民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拿在自己手中总比去粥棚领粥要好。

就这样,很多难民被一路“礼送”出了晋西地界,向京师进发。

“赵婶儿,你们到的地方,官兵多不多?”听到这里,志文突然发问。

夫妇俩想了想,摇头道,“咱们小老百姓,不太注意这些,不清楚。”

晋西官府的表现非常反常,就像是怕难民们在他们的地头上闹事一般,这本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给了难民如此的礼遇。

他们初到蒲州时就发现,蒲州的赈济措施要比陕北好得多,只是他们没有和其他难民混在一起,不知道有没有发粮的举措,当时以为这里产盐,当地官府手里不缺钱粮,现在看来是整个晋西都是如此。

志文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晋西官兵的数量恐怕严重不足,才让官员士绅们没了底气,哪怕多出些钱粮,也要把这些随时可能爆发民乱的难民送出去。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ixmao)明末求生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