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我成了血族始祖 > 第134章 巨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离战胜独眼巨人部落已经三天了。

事实上这几天李德一直在关注独眼巨人的伤势,但治疗这些大块头的速度出乎李德的预料。

足足花了三天才勉强治疗好。

而独眼巨人的胃口也是让李德大开眼见。

一个独眼巨人每天能吃掉二十个人的口粮,而22个独眼巨人每天需要给他们提供400人的食物。

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在得到充足的食物之后,原本哪怕发下了灵魂契约都对他不冷不热的独眼巨人,一个个每天见到他都恭敬得不得了。

原本这些被迫加入破晓之城的独眼巨人心里还有些不情愿,但在吃饱之后已经变成了非常主动了。

独眼巨人永不为奴,除非包吃包住??

跟科索详细了解过原因之后李德也有些恍然,地下世界虽然生物繁多,矿石富裕,但是食物却极度欠缺。

加上独眼巨人的食量又大,狩猎再多也很难吃饱,所以常年处于饥饿状态。

在地下世界,一个独眼巨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都不会有机会能吃饱,这群被饿惯了的家伙突然享受到了被人喂饱的感觉。

这简直不要让他们感到太爽了。

所以刚开始那点不情愿眨眼就被这群独眼巨人扔到了脑后。

李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知道该笑好还是该哭,早知道这么容易收买还打个什么劲。

怪不得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独眼巨人的属性面板上都挂着一个极度饥饿的负面状态。

他还以为是别的原因,但没想到真的是找不到食物被饿的。

哭笑不得。

让李德略感欣慰的是,独眼巨人实力确实很强......起码面对地面部队的时候。

独眼巨人的数量一共是22个,1个等级15级的独眼巨人领主——科索·雷霆。

5个10级的独眼巨人战士,10个8~9级的成年独眼巨人,6个4级的未成年幼崽。

这些独眼巨人全都是签订过灵魂契约的,属于他的私人财产。

独眼巨人的定为更倾向于重装战士,在面对骑兵或者步兵的时候,独眼巨人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庞大的体型赐予了他们面对小形生物时巨大的优势。

这是独特的种族优势。

荣光中似乎很少有完美的生物,几乎任何种族都有长有短。

强大如巨龙、精灵,他们的短处是生育率底下,数百上千年的时间可能都无法繁衍一个后代。

而相对的,天赋实力差的人类可能已经繁衍出了一个王国了。

独眼巨人的优势就是强大的身体。

同等级别之下,人类可能没办法挨独眼巨人一拳,但相对的,智力不高也是独眼巨人的短板。

不过现在有了血族的弥补他们的缺陷,独眼巨人已经可以算得上强势了。

一个拥有制空权,一个拥有地面控制权。

而且智慧不高这件事有血族指挥战斗就行。

不过现在李德考虑的不是战争的事,而是更重要的也是迫不及待要开始的一件事。

挖铁。

当独眼巨人被征服之后,李德就真的家里有矿了。

对铁矿念念不忘的他再次让琼斯这位小探矿师和几位铁匠前去巨人山谷。

当然,这个名字是他临时命名的。

结果非常可喜,根据琼斯的推论,巨人山谷的铁矿是一条富矿,拥有庞大的储量。

李德很欣慰。

矿石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没有自己的矿脉简直无法运转,破晓之城可没有跟外界联通,不像其它的城市可以购买矿石。

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立刻开发这条铁矿,让这条铁矿尽快的运转起来,破晓之城急需要矿石。

“哈里森,有多少人懂得开采矿石的?”

市政厅三楼李德揉着太阳穴有些头疼的问道。

矿是有了,但是开采也是个问题。

挖矿这不是挖沙子那么简单。

“族长,有三位铁匠懂,还有大约20个人类在矿场工作过”

“那就把这些人集中一起,派100个血族跟着,用最快速度把矿场建立起来”

哈里森表情有些迟疑。

“李德大人,现在天气太冷了,如果不动用法师挖矿,人类很难进行生产的。”

温暖的壁炉煽动着火光,屋内的暖意让李德差点忘记了现在的恶劣天气。

扭头看向窗外,鹅毛大雪还在飘落,外面的屋顶都铺上了厚厚的雪花。

一片银色的天地。

寒冷就是最大的敌人,披着厚厚的棉衣去挖坑,这有点难为这些普通的人类了。

突然窗外一个巨大的身影映入了眼眶。

独眼巨人。

这几天独眼巨人在破晓之城过得很舒服,不仅被治疗好了伤势,而且还每天吃的很饱。

独眼巨人原本就不是邪恶嗜杀的种族,加上李德强制命令任何人不能在破晓之城内伤害人类或者破坏房屋街道。

拥有灵魂契约的控制,这群独眼巨人都不敢违反命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