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登基称帝的这件事情,曹操听到了这句话只感觉自己的心又咯噔了一番,连忙上前进行劝阻。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臣忠心耿耿效忠大汉,绝对没有任何不臣之心呀,陛下。”
如果说在之前,自己这心中还有点小心思的话,但是对于此刻的情况来言,自己的心中完全没有了任何小心思。
就先不说别的起死回生之术在之前谁能想象得到?
结果在人家林公子这里还不都是轻松的完成了?
况且现在曹冲,曹植自己这两个儿子都去了林公子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候自己的好处不也能够拿到手软。
一个是起死回生一个是当皇帝,哪个好处大他曹操也能够分得清。
如果说能够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话那么当一个皇帝而已又有什么价值呢。
再说了现在这种情况,虽然说林公子救了冲儿一命,但是在不了解具体情况之前自己也不能贸然的答应,也许这是林公子他们一些人对自己最后的考验呢?
如果考验不通过不就意味着将会前功尽弃了?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自己不能贸然的答应。
“先帝,这件事情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其实他老刘说的没错,如今的大汉已经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大汉末年天下纷争百姓民不聊生。
百姓对于大汉的朝廷认知已经降到最低。
即使你曹操现在将位置还给了大汉的皇帝,对于老百姓来讲,对于跟着你一起打天下的那群将士来讲,他们所认知的也不过是你曹操罢了,他们想要效忠的依旧是你曹操。”
“什么,他们敢?
只要我一声令下,我就让他们乖乖的效忠陛下。”
只是当自己说完了这句话之后,又猛的捂住了嘴巴。
啊,这,这?
曹操无奈的叹了口气,啊,这?
刚刚还想着说效忠,结果这就啪啪打脸了。
随后尴尬的笑了笑。
这不就直接翻车了?
“道理不用我说其实你也明白,想要具体实施你得问问大宋的皇帝赵匡胤。
想必他就能给你提供很大的经验。”
有些时候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已经不再是你能够说的算了。
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你手底下的帮着你做出选择。
等到将龙袍披在你的身上,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了。
赵匡胤闻言尴尬的笑了笑。
这件事自己懂,不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吗?
呵呵,呵呵呵。
自己说他也是被迫的你们信吗?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所谓的大汉天子身份地位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尊严都没有了。
现在主动让位,跟人家被动的选择让位这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至少能够保持最后的一丝尊严,改朝换代是历史的必然,让百姓迎接一个新的时代吧。”
“林公子,这?”
时代在推动的历史,历史也在推动的时代,我们不过是一个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下面的一个浪潮罢了,想要逆流而上绝对不可能,现在能做的便是顺应时代的脚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只有经历了历史,才会懂得历史,从而更加的了解历史。
不像是其他的那种野心家起兵叛乱,或者是所谓的异族战争。
如今的大汉,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曾经也辉煌过,也在史书上留下过浓重的一幕。
比如汉武帝时期,赫赫有名的卫青,飞将军李广,还有被那后人感觉十分惋惜的,英年早逝的霍去病。
也许这霍去病不英年早逝的话,这大汉的江山所开创的领土面积,也许比那个时候还要庞大。
人们对于这种英雄豪杰文臣武将从来不吝啬夸奖之词。
但是有强就有弱的道理,似乎也成为了华夏这段历史不变的道理。
大汉末年贪污**盛行,百姓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王莽趁势崛起将汉朝灭亡,建立新朝。
再到后来,王莽篡立新朝之后,刘秀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起兵反抗王莽,建立东汉,重新统一全国。
历史上在王莽之前的汉朝被称之为西汉,王莽之后的汉朝被称之为东汉。
只是可惜,东汉末年宦官当政,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之后,中央对地方的官府控制逐渐降低,诸侯割据,自那个时候起,其实就已经宣告着朝堂对地方无法控制,那个时候的大汉其实就已经名存实亡。
那种感觉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名义上所有的诸侯国还是效忠周天子,但是周天子的大权已经旁落,更是到了后期名存实亡。
如今时间又到了现在,其实所发生的这一切何其的相似。
历史一直在发生变动,历史又似乎没有再发生变动。
“林公子这?”
“既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说老曹,现在这种情况你还没有看出来吗?
改朝换代是已经成为了必然的结局,如果你是奸臣最后起兵造反,你认为林公子还会救你的儿子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