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仙侠 >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 第十五回《伏击一子,附带二女》第一节

朝廷组织两边“四道进剿”,分别对付江左义军和江右义军。可是两边都不能如愿。

江左义军很能打,转战于各道之间,左冲右突,攻州夺县,如果情况不利就丢弃所占据的州县,杀向别处。官军防不胜防,不能扑灭江左义军。

江右义军则并无攻州夺县的赫赫之功,貌似一直在躲避而已,在南赣群山之间神出鬼没。朝廷以为是江右义军自从遭受重挫之后,精兵强将损失殆尽,无力复兴。要不是皇帝还惦记着要活捉小玉观音,朝廷本来觉得对付江右义军不值得动用四道兵马,耗费粮饷太多。

这时候吉义已经来到江右义军,成为江右义军主力的实际指挥者,朝廷也不知道。朝廷还以为吉义仍在北方流窜,或者有可能被厉祥藏了起来,可是找不到证据,而且也不想跟厉祥的辽东军再打起来。毕竟天下大乱,已经够焦头烂额的了。国库空虚,缺钱缺粮。可是无忧天子还要寻欢作乐,整日里游宴,赏赐妃嫔和佞幸动辄千百金,还征调着几十万民夫修建行宫园林,这些都要耗钱耗粮的。大臣们又得粉饰太平,瞒着皇帝国库空虚的事,不能减少皇帝的开支,那就只能减少军饷军粮的花费了。

历史上贤明的皇帝,要建一座露台,算一算要花费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舍不得就罢休了。可是昏庸的皇帝,哪怕竭尽国力去满足私欲,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成山宰、郎继宗、臧天佐等实力军阀,都各怀打算,用私仓囤积着钱粮,准备等待朝廷撑不住了,国家崩溃,可以混水摸鱼,夺取天下。

成山宰自己身为四朝老臣,先后侍奉过四代皇帝,吃了皇朝所给的高官厚禄一辈子,不为皇朝打算,却怀着野心想要在有生之年登上皇位——即便已经八十多岁,可是姜太公八十多岁才刚出山呢,自己八十多岁已有很大根基,进而图谋天下又有何不可?这辈子要是能当一天皇帝,死也满足!

各大军阀互相牵制,都想壮大自己弄死别人。哪个要是违逆皇帝,别的军阀就要以天子旨意为借口合力除掉他。皇帝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文武大臣们当真都敬畏自己这个真命天子,忠心为自己效力呢!无忧天子,何忧之有?

也有一些军阀忠于皇朝。比如厉祥,其实并没有要颠覆皇朝之心,只想要为皇朝守边,以待天下宁定。免得像五胡乱华时一般,国无良将守边,致使外族入侵中原,兵连祸结。因此虽然迫不得已与朝廷军打了仗,但过后还尊奉朝廷,秣马厉兵,修缮城塞以备抵御外族。

又如李宕,尽管谏劝皇帝不成反遭斥责,差些被罢官,过后还是忠心为朝廷效力。

又如高鸿,借着先前臧天佐要剿灭红莲反王伏龙炎之机,讨得河西节度使之位,与臧天佐夹击消灭伏龙炎之后,驻守河西不再回京师。一来掌握兵权以自保,二来河西之重要,不亚于辽东,分别是万里长城的起点与终点,若有良将守住两地,即便天下大乱,外族也还难以入侵。高鸿觉得自己所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但高鸿又不想要像厉祥那样被朝廷疑忌,就让嫡女高飞鸢与大部分家人都留在京师,自己只带两个庶子到河西与兄弟们统兵备战。

高飞鸢被留在京师,极其不乐意。一来想跟爹爹到边陲镇守,没准能够成为为国守边的一代女中豪杰,名垂青史!二来以爹爹的打算,让自己留在京师,颇有要做皇帝妃嫔的可能,高飞鸢可不想嫁给那个昏君!

到底要不要让唯一的嫡女入宫做妃嫔,高鸿自也颇为踌躇。高飞鸢入宫的话,高鸿可以成为国丈,地位更加牢固,是个好处;但坏处是,万一高飞鸢卷入宫斗,这么耿直的女孩子只怕不是皇后段仙蓉、贵妃蔡馨音的对手,如果行差差错,反而为祸不浅。因此高鸿与兄弟们——二弟魏魁梧、三弟赖云光、四弟薛韬、五弟魏魁伟、六弟詹云步、七弟张烈反复商议,意见不一,暂时还拿不定主意。

李宕自从高鸿去做河西节度使守边之后,受到启发,也找到个机会,做了西蜀节度使,上任镇守西蜀去了。去时同样也把家眷留在京师,包括嫡妻黄夫人与嫡女李婉凤,以免朝廷疑忌。

高鸿、李宕相继离开朝廷之后,朝堂之上更无忠良。忠良或被排挤而罢官,或为自保而出掌地方兵权,或无计可施而只得告病还乡。忠良去尽,满朝越发乌烟瘴气,不在话下。

却说四道进剿江右义军。哪四道?首府在南昌的江西道、首府在赣州的南赣道、首府在潭州的湘东道、首府在泉州的漳泉道。

这其中漳泉道节度使郑克庄受到朝廷调遣,令他率领本道兵马进入南赣道协助围追堵截江右义军。不料江右义军其实主力并不在南赣道,而是悄悄入闽,在福建道、漳泉道两道之间开辟地盘。郑克庄率军在南赣道茫茫大山之间瞎打转,自家的领地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义军蚕食……

郑克庄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年,跟他做了将军,一个是长子郑若星,一个是次子郑若汉。郑克庄希望家门兴旺,如若星汉灿烂,故此给儿子这样取名。两个儿子也算得力,在父亲出征之时,郑若星留守泉州,郑若汉留守漳州,内剿土匪,外打海盗,力保核心领地安宁。天下水师,漳泉最强。郑家掌握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又有擅长翻山越岭的陆上部队,可谓上山下海无难事。

江右义军主力入闽之后,因为军师山士贤估量着郑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故此主要向福建道拓展地盘,不怎么在漳泉道活动。时至今日,江右义军已经控制了福建道十几个县的广大乡野,但在漳泉道境内仍只限于汀州北部的宁化、清流两县。

结果福建道迄今没有什么举措对付江右义军,反而是漳泉道察觉了不对。

郑家二公子郑若汉原本驻守漳州,因为亲自督运粮草给父亲而来到汀州。汀州是从漳泉道运粮到南赣道的必经之路。郑若汉生性小心谨慎,生怕粮草遭到意外打劫,派遣随军探子打探汀州山野里的情况,并且过问州官所辖各县近况。

州官吞吞吐吐,但是不敢瞒着郑二公子,只好说明近来在本州貌似土匪增多,宁化、清流两个县的钱粮都不怎么收得上来了。

郑若汉问有多少收不上来?

州官伸出一手,然后又伸出另一手,弯起三个手指,小心翼翼道:“大约……大约有往年的七成……收不上来了。”

郑若汉倒吸一口冷气,以为能收得上七成,结果是七成收不上来!土匪之害如此严重?!

(待续)

喜欢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请大家收藏:(ixmao)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