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缓缓闭上眼,开始切换感知方式。**左手握着匕首,感受着那冷而滑腻的触感,同时用右手食指蘸取匕首上残留的金血,快速在左手虎口处抹了一下。
这不是试探,而是诱饵。
三秒后,震动变了。
原本均匀的节奏被打乱,出现短暂的停顿,接着是两组不同的步伐交替推进——一组快,一组慢,间隔精确到毫秒。这不是巡逻,是轮替式合围。她在脑海中勾勒出画面:四人,呈菱形站位,一人在前引诱,两人侧翼包抄,最后一人压阵断后。战术严密,毫无破绽。
但她看见了漏洞。
不是视觉,而是血的感应。每当左侧那人靠近时,她虎口的金血就会微微升温,仿佛在回应某种熟悉的频率。她睁开眼,目光落在前方三米的地砖接缝上。那里有一道极细的裂痕,几乎看不见,但在她眼中却像一道发光的线——那是刚才战斗时匕首划出的痕迹,如今正随着敌人的脚步微微震颤。
她蹲下身,用匕首柄轻敲地砖边缘,一次、两次、三次。声音不大,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寂静中激起涟漪。对面的敌人脚步一顿,但很快恢复节奏。林晚却已锁定——两名换防者之间,有0.8秒的空窗期,足够她冲出去,也足够她被围死。
她深吸一口气,掌心血痕跳动加快,像是在催促她做出选择。她知道不能再浪费“心灵洞察之镜”的次数,但这一次,她只需要看清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就够了。
她闭上眼睛,全神贯注,让意识顺着掌心血痕中的能量向内探寻。
世界瞬间安静。
不是耳朵失聪,而是意识被拉入另一种维度。她“听”到了地砖下的震动频率,“看”到了敌人脚步落点的能量分布,“感知”到了他们彼此之间微妙的情绪流动。前三人冷静、克制,带着任务完成者的笃定;最后一人不同——他的心跳略快,情绪里藏着一丝不安,像是被迫参与这场围猎的棋子。
就是他。
林晚睁眼,右手抬起,指尖对准那个位置。她没有冲出去,而是将匕首插进地缝,刀尖朝下,稳稳立住。然后,她抬起左手,掌心血痕对准匕首柄上的血迹,轻轻一按。
金血渗入金属,匕首柄骤然亮起一道微光,转瞬即逝。
下一秒,敌阵动了。
不是进攻,而是调整。原本严密的菱形阵型出现一丝迟疑,尤其是那个心跳不稳的人,脚步明显慢了半拍。林晚抓住这0.8秒,猛地起身,不是向前冲,而是向右斜跨一步,恰好卡在左侧敌人换位的死角。
那人反应极快,立刻转身拦截,但林晚早已预判了他的动作。她没有拔匕首,而是借着转身的惯性,右脚蹬地,整个人如箭般窜出。掌心血痕在空气中划过一道淡金色弧线,像一道无声的宣言。
她没回头,但能感觉到敌人的追击节奏被打乱。他们不再整齐划一,而是被迫分散应对她的突进路线。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优势,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能源节点近在咫尺——百米开外,一道幽蓝光芒从地底升起,照亮整个空间。那不是灯光,而是某种生物般的脉动,每一次明灭都伴随着低沉的心跳声,仿佛整座地下结构都活着。
林晚停下脚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掌心血痕突然剧烈跳动,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她低头看去,发现自己的血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游走金色纹路,速度快得几乎要溢出皮肤。这不是副作用,是共鸣。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敌人会在这里布下最后防线——这不是单纯的物理屏障,而是能量节点本身的防御机制。它能感知入侵者的存在,而她的金血,恰好是它的“同类”。
通讯器突然震动,声音压得很低,是陆离:“核心人物在调动屏障能量——你在节点周围待得越久,他越能感知你!”
林晚没说话,只是将匕首从地上拔起,动作轻缓,像怕惊醒什么。她没再主动探测敌情,而是改为被动感知——让金血顺着脚底流入地砖,感受每一寸震动的细微差异。她不再试图突破包围,而是等待敌人自己暴露破绽。
果然,不到十秒,左侧那人再次靠近。他的步伐依旧稳定,但情绪变了——不再是冷静执行任务的状态,而是带着一丝焦躁,甚至隐隐透出杀意。林晚知道,那是敌人指挥官在施压,逼他们尽快解决她。
她不动,只是将掌心血痕轻轻贴在墙壁上,任由一滴金血渗入砖缝。那一瞬间,通道深处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某种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敌人果然乱了阵脚。
原本严丝合缝的包围圈出现裂痕,右侧两人几乎同时向前一步,显然是误判她要爆发攻击。林晚等的就是这一刻。她没有趁机突围,而是退后半步,靠墙而立,目光扫过每一个敌人的站位,最后落在那个心跳不稳的人身上。
他站在最外围,右手紧握武器,指节发白。他的眼神躲闪,不敢直视她,却在她看向他的那一刻,喉结明显动了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