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98章 青少年研学班的“毕业生”·新中医的诞生

仁济堂的诊室里,空调风带着淡淡的药香,在白墙间轻轻打着旋。小宇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白大褂,领口别着枚仁济堂的铜色徽章,阳光透过她耳后的碎发,在诊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正给一位中学生诊脉,指尖搭在对方细瘦的手腕上,眉头微微蹙着,像在倾听什么隐秘的声音。

“总头痛,尤其是看手机久了,像有根筋在抽。”女孩低着头,一边揉着后颈一边说,校服领口的拉链歪在一边,露出里面印着卡通图案的T恤。

小宇松开手,翻开自己的《认药笔记》——封面是她亲手画的当归和薄荷,边缘已经磨得发毛。她指着其中一页的解剖图和舌苔对照:“你是不是总低头看手机?这是‘颈源性头痛’,属于‘太阳经气不利’。”她的指尖点过图中颈椎的C3-C4位置,那里用红笔标了个小小的箭头,“你看,这里的肌肉紧张了,就像绳子打了结,气血过不去,自然会痛。”

她提笔在处方笺上写下“改良四物汤”,笔尖在“葛根”“羌活”二味药旁停顿了一下,抬头叮嘱:“我给你加了葛根和羌活,专走头颈,能把‘打结’的地方松开。另外教你个风池穴按摩法,每天按三分钟,比贴止痛膏管用。”说着便抬手示范,指尖落在女孩耳后凹陷处,“就按这里,酸胀感刚好的力度就行,太轻没效果,太重会头晕。”

苏怀瑾站在门后,看着小宇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五年前。那时小宇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丫头,在仁济堂的青少年研学班里种薄荷,总把幼苗弄折,蹲在地上哭着说“我太笨了,学不会”。有次她把紫苏认成了薄荷,被其他小朋友笑,涨红了脸把自己关在药柜间,抱着铜药碾的腿不肯出来。

“瑾姐!”小宇送走患者,转身时眼里闪着光,像揣了颗小太阳,发梢还沾着片不知何时沾上的薄荷叶子。“刚才那病例,我用了您教的‘辨证 解剖’,既看她的舌苔(薄白),也摸了她的颈椎(C3-C4棘突压痛),是不是进步了?”她把笔记本递过来,纸页上不仅写着“太阳经气不利”,还画了颈椎的简易解剖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肌肉紧张度”——红色是“僵硬”,黄色是“轻度紧张”。

苏怀瑾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她的诊桌上。那里摆着个巴掌大的迷你铜药碾,是当年小宇从研学班毕业时,她亲手送的。药碾的铜身被磨得发亮,槽里还留着昨晚碾当归的碎屑,像撒了层褐色的细沙。

“您说的,每个时代的中医,都要学会和时代对话。”小宇摩挲着药碾的边缘,指尖在那些细密的纹路里打转,像在触摸时光的刻度。“我现在教同学们用AI查药材图谱,输入‘性平、味甘、健脾’,就能跳出一堆备选药材,比翻《本草纲目》快多了。”她忽然笑了,眼里闪过点调皮的光,“但我也记得每天碾半小时当归,闻闻药香的变化——您说这样才能记住,药材不只是成分,是有脾气的。刚碾的当归像个急性子的小伙子,冲得很;碾久了就成了温润的老先生,甘味慢慢透出来。”

上个月,小宇在中医药大学办了个“00后中医社”,社员已经超过两百人。她的手机里存着社团活动的照片:有人穿着汉服在校园里演《伤寒论》情景剧,“桂枝汤证”的演员裹着棉被喊“恶寒”,引来路人围观;有人把穴位歌改成了rap,“足三里,膝盖下,健脾养胃顶呱呱”的旋律在宿舍楼道里传唱;还有人在元宇宙平台开了个“虚拟药圃”,用代码“种”出3D的当归、薄荷,鼠标一点就能看到药材的性味归经。

“有个社员以前总说‘中医是老爷爷的专利’,”小宇笑得眉眼弯弯,露出两颗小虎牙,“现在天天捧着《本草纲目》看,说‘原来它能治我们的手机脖、熬夜脸,比网红保健品靠谱多了’。上周他还做了个‘熬夜救星茶’的测评,把菊花、枸杞、决明子按不同比例配了八组,测哪组最能缓解眼疲劳,数据图表做得比实验报告还专业。”

正说着,小宇的手机响了,是社团群里的消息。她点开看了一眼,笑着递给苏怀瑾:“您看,他们在讨论‘奶茶里加什么不上火’,有人说加茯苓,有人说加麦冬,吵得不可开交,让我来评理呢。”屏幕上的消息刷得飞快,夹杂着各种表情包,有个头像还是卡通版的铜药碾。

苏怀瑾望着天井里的阳光,老樟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像在哼一首古老的歌。她忽然觉得,所谓传承,就是这样——她从祖父手里接过铜药碾时,掌心的温度焐热了冰凉的铜身;小宇从她手里接过时,眼里的光点亮了时光的尘埃;而小宇的学生,终将把这沉甸甸的分量接过去,让当归的辛甘,飘过一个又一个十年,在不同的时代里,开出新的花。

诊室门口传来脚步声,是研学班的孩子们来了。一群背着小药篓的小家伙涌进来,吵着要小宇姐姐教他们认药。小宇笑着站起来,白大褂的下摆轻轻扬起,腕间的迷你铜药碾吊坠晃了晃,在阳光下闪着光。她牵起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的手,像当年苏怀瑾牵起她那样,走向摆满药材的药架:“来,我们今天认识下薄荷和紫苏,它们长得像,但脾气可不一样哦……”

苏怀瑾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祖父说过的话:“中医的火苗,要有人添柴,才能烧得旺。”此刻,天井里的阳光正好,落在孩子们的笑脸上,落在小宇认真的侧脸上,落在那只传了三代的铜药碾上,温暖得像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