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00章 药材传承的爆点·国家基地授牌

岐黄手记 第400章 药材传承的爆点·国家基地授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04 09:59:03

林芝的清晨总带着松针和青稞的混合香气。红景天基地被评为“国家级濒危药材繁育基地”的这天,高原的阳光格外慷慨,把远处的雪山照得像撒了层碎金,连空气里都飘着透亮的光。

苏怀瑾站在临时搭建的授牌台后,理了理藏青色的旗袍——这是她特意准备的,领口绣着细小的红景天图案,根茎盘绕,叶片舒展,是卓玛去年教她绣的花样。身后是连绵的红景天田,1000亩的绿在风里起伏,叶片翻动时像一片安静的海,偶尔有藏民穿梭其间,藏青色的氆氇袍在绿海里点出深色的浪。

“瑾姐,你看那边!”小棠拽了拽她的袖子,指着田埂。藏民们已经站成了两排,年轻的扎西和格桑穿着节日盛装,腰间系着鲜红的腰带,手里捧着哈达;年纪大的达瓦老汉抱着个铜壶,壶里是刚熬的酥油茶,热气在晨光里弯成细线;卓玛牵着女儿卓嘎,小姑娘穿着崭新的校服,书包上的红景天钥匙扣在阳光下闪着光。

最惹眼的是田埂上的经幡,五色绸布在风里猎猎作响。苏怀瑾离得远,却能看清绸布上的图案——除了祈福的经文,每面经幡的角落都绣着红景天,有的是刚发芽的幼苗,有的是结满根茎的成株,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是上个月培训班的学员绣的,”卓玛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她身边,声音里带着笑,“他们说,要让山神知道,这地里长的是能救人的好药。”

授牌仪式开始时,省长沿着铺着红布的田埂走来,皮鞋踩在刚翻过的土里,沾了点浅褐色的泥。他走到台中央,目光扫过台下的藏民和红景天田,声音透过话筒传得很远:“今天来之前,我看了份数据——三年前,这里的藏民挖野生红景天,一天最多赚50块;现在种栽培红景天,户均年收入翻了四倍,娃娃们的住校率从30%涨到了90%。”

他顿了顿,指着身后的红景天田:“这不是普通的田,是种出了‘濒危药材保护的中国答案’——让传统药材活下去(栽培替代野生),让种药人富起来(靠手艺挣钱),让老智慧传下去(把经验变成规范)。”

话音落时,两个穿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走上台,揭开了覆盖在牌匾上的红绸布。“国家级濒危药材繁育基地”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下亮得晃眼,笔画里像盛着三年的时光——从第一株栽培苗在石缝里扎根,到如今1000亩的绿海,从红景天苷0.32%的忐忑,到0.58%的笃定。

台下爆发出掌声,藏民们的欢呼声混着风声,把红景天的叶子都震得沙沙响。

揭牌后,苏怀瑾、陆则衍、林晚秋和小棠走到台侧的启动台前。台上的大屏幕亮着,“濒危药材拯救计划”的LOGO缓缓浮现,背景是红景天、川贝母、虫草的插画,根茎相连,像串在一起的绿宝石。“倒计时——3,2,1!”省长的声音响起,四人同时按下手掌下的启动键。

屏幕上的LOGO散开,变成五颗种子的图案,慢慢长成幼苗。“首批将拯救川贝母、虫草等5种濒危药材,”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振奋,“全部采用红景天的成功模式:规范种植 科学检测 产业链延伸。”

小棠作为年轻弟子代表,从省长手里接过《拯救计划手册》。封面是红景天和川贝母的插画,翻开第一页,是苏怀瑾写的序:“药材的传承,是让它在田里生长,让种它的人安心,让用它的人放心。”她捏着手册的指尖微微发烫,忽然想起三年前刚到仁济堂时,连红景天的叶片都认不清。

这时,直播镜头切到了仁济堂。祖父坐在铜药碾旁,面前摊着《濒危药材续代录》,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银白的头发上。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翻开新的一页,对着镜头展示——上面用钢笔写着“红景天:2025年,林芝基地续代成功”,下面是苏怀瑾的签名,字迹清秀,却透着力量。

“以前这书是我写,”祖父对着镜头笑,皱纹里盛着阳光,“现在,该由她续写了。”

苏怀瑾看着屏幕里祖父的笑脸,忽然想起三年前他说的“药存则医存”。那时她还不懂,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现在看着台下藏民举的牌子——“红景天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看着身边陆则衍手里的检测报告(最新红景天苷0.59%),林晚秋怀里的衍生品样品(含片和面膜的包装在阳光下发亮),小棠紧攥的《拯救计划手册》,忽然就懂了。

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是卓玛弯腰栽苗的手,把羊粪和黄芪根埋进土里,让红景天扎下深根;是陆则衍紧盯色谱仪的眼,用数据证明栽培品的力量;是林晚秋琢磨包装的巧思,让红景天从药房走进日常;是小棠接过手册的认真,把经验变成新的种子。

仪式结束时,卓玛带着藏民们上来献哈达。雪白的哈达上,都绣着红景天的叶片,针脚细密,有的还沾着点泥土——想来是刚从田里回来就绣了。“苏医生,”卓玛把哈达挂在她颈间,酥油香混着阳光的味道落在衣领里,“这是我们全村人绣的,你摸摸这叶尖,我们都记着,要把红景天种得像珠峰一样扎实。”

苏怀瑾的指尖触到绣纹,叶尖的针脚微微凸起,像真的红景天叶片那样带着韧劲。风从红景天田里吹过来,带着根茎的清苦和泥土的暖,这香味里有太多东西——羊粪堆过的发酵香,黄芪根的草木气,藏民手心的温度,祖父铜药碾的药香,还有登山队在珠峰喝过的茶汤味。

她知道,这不是终点。

就像红景天会在明年春天再发芽,会从林芝的田埂伸向川贝母的产区,伸向虫草的高原。那些被拯救的药材,会在种药人的手里扎根,在用药人的生活里生长,在年轻人的笔记里延续。

风又起了,经幡在头顶飘得猎猎作响,红景天的叶片在田里翻成绿浪。苏怀瑾望着远处的雪山,忽然觉得,这传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