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97章 祖父的“心愿了却”·最后的嘱托

仁济堂的老樟木箱在午后晒得发暖,木缝里渗出淡淡的香——是陈年当归混着樟脑的味道,像祖父的书房常有的气息。祖父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红景天研究报告的纸页,指腹在“栽培技术规范”几个字上反复摩挲,纸边被蹭得发毛。

他面前的八仙桌上,摊着两样东西。左边是苏怀瑾团队的研究报告,打印纸雪白,图表清晰:“栽培红景天适宜海拔3000米,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羊粪施肥量每亩500公斤”;右边是本牛皮笔记本,封面磨得发亮,里面是祖父年轻时的字迹,蓝黑墨水已经发褐:“野生红景天多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石缝,叶片呈长圆形,挖时需留三分之一根系,来年方可再发”。

两样东西并排躺着,像一场跨越半世纪的对话。

“你看这行距株距,”祖父的手指点了点报告上的示意图,声音慢悠悠的,像浸在温水里,“我年轻时哪懂这些?只知道从山里移苗,连土都没带对,栽在院子里的花池里,冬天冻死一半,剩下的长得瘦巴巴,根细得像棉线。”

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起来,盛着点水光:“那时候也测过红景天苷,找县医院的老中医用土法子测,说含量不到0.2%,还不如晒干的青稞秆管用。后来就把苗拔了,花池改种了薄荷——至少薄荷好活,还能给病人泡水喝。”

苏怀瑾坐在对面的小马扎上,看着祖父翻笔记本。里面夹着片干枯的红景天,叶片蜷曲,边缘发黑,显然是存放太久了。“这是1980年在林芝采的,”祖父摸了摸那片叶子,像摸一件易碎的宝贝,“那时候漫山都是,随便找块石头缝就能看到。谁能想到,四十年后差点挖绝了?”

他放下笔记本,从樟木箱里捧出个蓝布封皮的线装书。布面已经褪色成浅灰,边角磨损得卷了边,上面用毛笔写着《濒危药材续代录》,字迹苍劲,是祖父的师父留下的。翻开第一页,泛黄的宣纸上有行小楷:“光绪二十三年,川贝母:近年采挖过甚,汶川一带已少见,需嘱药农留种”。后面是祖父补的记录,一笔一划:“1980年,林芝红景天尚多;2000年,需入山五公里方可见;2010年,偶见幼苗,难成株”。

书页间夹着些干枯的标本,有的只剩半截根,有的叶片已经碎了,标签上的名字模糊不清。“这是我师父传下来的,”祖父的指尖划过“川贝母”那页,“他说,当大夫的,不光要会用药,还得知道药从哪来,能不能一直有。要是药没了,再好的方子也成了空话。”

他把书往苏怀瑾面前推了推,扉页上有行老字,墨色深沉:“药存则医存,医存则道存。”“以前我总怕这书写不完,”祖父看着她,眼里的光像老油灯,昏黄却执着,“我老了,眼睛花了,腿也爬不动山了。林芝的红景天,我去看过三次,一次比一次少,每次都怕下次去就见不着了。”

苏怀瑾的指尖碰到线装书的布面,粗糙的纹理像老树皮。她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带祖父看林芝基地的视频,老人盯着屏幕里绿油油的红景天田,看了很久,突然问:“这苗真能长出好根?”那时她刚把羊粪施肥的法子定下来,还没看到成效,只能说:“我们再试试。”

“现在不用试了。”祖父拿起研究报告,指着“红景天苷0.58%”“入药典”“国家科技奖”几处,颤巍巍的手指在纸页上敲了敲,“你不光种活了,还让它进了药典,得了国家奖。我没走完的路,你走通了。”

他把《濒危药材续代录》递过来,书脊用棉线重新装订过,看得出被反复翻动。“这书该给你了。”祖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书页传过来,带着老茧的摩挲格外清晰,“记住,传承不是守着老方子等死,是让老方子跟着时代活。就像这红景天——”

他顿了顿,语气沉下来,却字字分明:“不是把它锁在山里不让人碰才叫保护,那样只会让人偷偷挖,越挖越少。真正的保护,是让人知道怎么种能长好,怎么用能治病。种的人多了,用的人明白了,它才能真的活下去,活得久。”

苏怀瑾点点头,喉咙有点发紧。她想起卓玛在视频里说的:“现在村里的娃娃都知道红景天长什么样,知道羊粪能让它长壮,这药就不会被忘了。”

那天晚上,仁济堂的灯亮到很晚。苏怀瑾坐在祖父的藤椅上,翻开《濒危药材续代录》,在“红景天”条目下,用钢笔轻轻写下:“2025年,林芝基地栽培成功,红景天苷含量0.58%,入药典,可续代。”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春雪落在红景天田里。她写得很慢,一笔一划,仿佛在刻一件需要流传很久的东西。写完后,她把祖父夹在里面的干枯红景天取出来,换成一片林芝基地寄来的风干叶片——这片叶片厚实,边缘带着浅褐色的阳光痕迹,是今年刚采收的。

新叶压在旧纸页上,像新枝接在了老干上。

苏怀瑾合上书,放回樟木箱。箱盖合上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像一个心愿落了地。她知道,这不是结束。书里还有很多空白页,等着她写川贝母,写虫草,写那些“快消失的药”。就像祖父说的,药要续代,医道才能续代。

窗外的月光落在药柜上,红景天的饮片在瓷罐里泛着淡淡的紫红。苏怀瑾摸了摸罐身,忽然觉得,祖父和他师父担心了一辈子的事,终于有了答案——好药不会消失,只要有人愿意种,有人愿意传,它们就会像林芝的红景天一样,在土里扎下根,在时光里长出新的希望。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