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75章 现代学徒制·线上认药课

岐黄手记 第375章 现代学徒制·线上认药课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04 09:06:02

甘肃当归基地的晨露还没干透,苏怀瑾蹲在田埂上,指尖捏着刚挖出的当归,泥土顺着根茎的纹路往下掉,带着新鲜的土腥气。手机支架架在旁边的石头上,镜头正对着她手里的当归,屏幕上“正在直播”的红灯亮得显眼。

“家人们看这里,”苏怀瑾把当归举到镜头前,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落在断面,能清晰看到棕色的油点,“当归分归头、归身、归尾——你们看这归头,圆滚滚的像小拳头,里面的油点最密,补血力道最足;归身长直,油点疏些,主要是养血;归尾尖细,破血的力气大,用来通经活络最管用。”

小棠蹲在旁边举着补光灯,另一只手拿着笔记本,偶尔凑近镜头补充:“大家注意看断面的油点!道地当归才有这种深棕色的油点,油点越多,香味越浓,药效也越好。上次有粉丝说买的当归没香味,大概率是油点少,或者存放太久了。”

她说话时语速不快,却透着股笃定,像在药圃里给师兄们讲认药笔记。弹幕立刻刷起来:

“原来当归还有这么多讲究!我每次都整根买,难怪有时候喝了没感觉!”

“小棠师妹记得好清楚!上次看你认枸杞就好厉害!”

“求问怎么保存当归?我家的放久了发霉了……”

苏怀瑾笑着朝小棠点头,示意她回答。小棠把补光灯往旁边挪了挪,对着镜头说:“当归要阴干,不能暴晒,晒了油分会跑;干透后用宣纸包起来,放进陶缸,缸底垫点花椒,能防虫。要是发霉了就不能用了,霉菌有毒。”她顿了顿,想起苏怀瑾教的“生活化比喻”,补充道,“就像存腊肉,得通风、干燥,不然容易坏,药材也一样。”

镜头转向旁边的药农老杨,他正往当归苗周围铺松针,枯黄的针叶落下去,在根部堆成薄薄一层。“瑾姐教我们的松针遮阴法,”老杨对着镜头笑,手里的动作没停,“松针能保湿度,烂了还能当肥料,种出来的当归阿魏酸含量高——上次检测比普通当归高20%,炖鸡汤香得能掀屋顶!”

弹幕里有人问“阿魏酸是什么”,苏怀瑾刚要解释,小棠已经接过话:“是当归里的有效成分,就像当归的‘精气神’,含量高了,补血效果才好。老杨叔说的香,其实就是这些成分的味道。”

直播到炮制环节时,临时搭的木桌上摆着黄酒、蒸笼。小棠系着围裙站到镜头前,面前放着刚挖的鲜当归,已经洗去泥土,露出黄棕色的表皮。“现在演示酒蒸当归,”她拿起当归,用刀切成薄片,动作比刚拜师时稳多了,“先加黄酒拌匀,每500g当归加50g黄酒,得拌到每片都沾到酒,然后闷半小时,让酒慢慢渗进去。”

她边说边拌,黄酒的香气混着当归的药香漫开来,镜头里能看到当归片渐渐变软,颜色深了些。“闷的时候不能急,就像腌咸菜,得让味道渗进去才够味。”她笑着说,像在给家里人演示做菜。

半小时后,她把当归片放进蒸笼,水开后计时:“大火蒸40分钟,蒸到断面发黑、捏起来软软的就行。”蒸汽冒起来时,她掀开笼盖看了眼,对镜头说,“你们看,现在颜色变深了,酒香味更浓了——这样处理后,当归的有效成分更稳定,还没那么大腥味,病人喝药时就不那么难咽了。”

老杨在旁边看着,忍不住点头:“跟瑾姐教的一模一样,连蒸的时间都分毫不差。”

这场直播播了两个小时,观看量一路涨到200万。赵小胖在后台截了屏,发给苏怀瑾:“瑾姐,小棠师妹现在是‘认药小网红’了!好多人说要跟着学认药!”

直播结束后,小棠蹲在田埂上整理笔记,把网友问的问题都记下来:“当归发霉了能不能吃”“松针遮阴和普通遮阴有什么区别”“酒蒸用黄酒还是米酒”,旁边标着“明天查资料”。

苏怀瑾走过来,递给她一瓶水:“知道为什么让你们轮流直播吗?”

小棠拧瓶盖的手顿了顿:“因为要练胆子?”

“不止。”苏怀瑾望着远处的当归田,“认药不只是自己会认,还要能讲清楚,让更多人会认。现在市面上硫磺枸杞、伪天麻那么多,我们多讲一点,大家就少踩一个坑。你今天讲的当归保存方法,可能就有人能用上,不会再把好当归放坏了。”

小棠没说话,把笔记往包里塞时,手机震了震。是条粉丝私信,头像是个老奶奶:“小棠师姐,按你说的方法,我让儿子买了带油点的当归,炖了鸡汤给老伴喝,他最近头晕好多了,能自己拄着拐杖散步了。谢谢你呀。”

她盯着屏幕,忽然明白苏怀瑾的意思。认药不只是为了开方,是把“什么是好药材”的本事传出去,让更多人能用到真药材、好药材——就像疫情时的藿香茶包,不仅能止泻,还能让大家知道“中医能应急”。

赵小胖把直播剪成了“认药小课堂”,标题用了小棠的话:《00后小徒弟带你认当归:油点越多越香,这才是好当归》。视频里,小棠拌黄酒时认真的样子,和苏怀瑾讲解归头归尾的画面剪在一起,播放量很快过了百万。

后台有粉丝留言:“现在去药店敢跟店员说‘要带油点的当归’了,店员都愣了,说我懂行!”“跟着小棠师妹学认硫磺枸杞,昨天在超市一眼就看出来了,没买错!”

小棠看着这些留言,忽然想起拜师时祖父说的“药要真,心要诚”。原来“诚”不只是自己认药时用心,还包括把认药的本事传出去,让更多人能避开假货——这也是一种“诚”。

夕阳落在当归田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小棠把笔记本抱在怀里,对苏怀瑾说:“瑾姐,下次直播我想讲天麻,把怎么认紫茉莉根伪充的方法讲清楚,这样就没人买错了。”

苏怀瑾笑着点头,风里飘来当归和松针的清香,像在为她鼓劲。她知道,这门认药的本事,正在通过屏幕,传到更远的地方——不是锁在药圃里,是活在千万人的生活里,这才是最扎实的传承。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