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64章 试点见效·24小时止泻

岐黄手记 第364章 试点见效·24小时止泻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04 09:06:02

苏怀瑾核对完最后一味药材的库存时,指尖还沾着炒白术的细粉——那是凌晨刚从药农手里收来的新货,断面雪白,带着淡淡的焦香。窗台上的薄荷被晨风吹得轻晃,她正低头在供应清单上打勾,手机突然在桌面震了震,屏幕上跳出邻市社区医生小李的名字,后面跟着个红色的“紧急”标识。

她指尖刚触到接听键,小李带着哭腔的兴奋就从听筒里涌出来:“苏医生!见效了!真的见效了!”背景里能听到金属器械碰撞的轻响,夹杂着患者家属的说话声,“60个用联合方案的患者,到今早六点,52个已经不拉肚子了!刚才测了体温,手脚都暖和过来了,有几个老人已经能自己扶着墙走,说要喝小米粥!”

苏怀瑾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掌心的汗把清单纸洇出个浅痕:“别急,慢慢说——具体是怎么见效的?”

“最先好的是养老院的周老太!”小李的声音稳了些,却还带着抑制不住的颤音,“昨天早上她还拉得站不住,儿孙在走廊里急得掉眼泪,护士用针管一点点往嘴里推藿香汤(怕她呛着),下午泡了脚,晚上又喝了一次药。今早我去查房,她居然自己坐在床边,说‘肚子不疼了,身上也有热气了’,刚才护工端来小米粥,她自己用勺子吃了小半碗!家属刚才给我发消息,说‘比输液管用多了,老太太眼神都亮了’。”

陆则衍端着两杯温水走进来,看到苏怀瑾眼里的光,悄声把水杯放在她手边。他刚从省卫健委的群里看到小李发的数据表,此刻拿过苏怀瑾的手机,点开小李发来的Excel表格,指尖在屏幕上划了条线:“联合方案组24小时止泻率86.7%,脱水发生率5%;对照组止泻率30%,脱水15例,3例转去医院了。”

表格里的数字像两列鲜明的对比色——联合方案组的“止泻时间”栏里,多数填着“12-18小时”,备注里写着“首次服药后4小时腹泻次数减少”;而对照组的“止泻时间”多是“未止泻”,备注栏里有“仍水样便”“精神萎靡”的字样。

“最让我们西医意外的是速度。”小李在那头说,“以前遇到这种不明原因腹泻,最快也得熬三天,还得靠止泻药硬压。这次用中药,居然比西药见效还快,而且老人孩子都能喝,周老太有糖尿病,我们本来怕有副作用,结果测了血糖,稳得很——炒白术居然还有固肠又不升糖的作用,太神了!”

正说着,苏怀瑾的微信收到一张照片:周老太坐在小马扎上,膝上放着个蓝边粗瓷碗,里面的小米粥冒着热气,她手里捏着勺子,嘴角沾着点粥粒,身后的护工举着手机,镜头里的老人眼里有了光,不再是昨天那种灰败的样子。

“还有个年轻妈妈刚才在社区群里发视频,”小李又说,“她儿子小宇才4岁,昨天喝药时哭闹,她就把藿香汤滤了渣,拌进小米粥里,放了点红糖。刚才发视频说孩子不闹了,自己捧着碗吃,还指着碗说‘香香’——你看,连孩子都能接受!”

苏怀瑾点开视频,画面里的小男孩扎着羊角辫,正用勺子舀粥往嘴里送,嘴角沾着米,小脸蛋红扑扑的。妈妈在镜头外笑:“昨天拉得小脸发白,今天就有精神了,刚才还追着小狗跑,医生说下午再喝一次药巩固下就行。”

陆则衍把手机递回给她时,屏幕上弹出省卫健委的群公告,是主任刚发的《中西医协同处置腹泻疫情初步报告》,附件里正是小李统计的对比表,下面用红笔标着:“建议即刻在全市推广联合方案,重点落实‘中药汤剂 生姜泡脚 饮食调护’三联干预。”

“你看这里。”陆则衍指着报告里的一句话,“‘中药干预组未出现1例加重病例,且患者主观舒适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这就是你说的‘不仅要治病,还要让人舒服’。”他想起昨天苏怀瑾特意叮嘱“温服”“饭后喝”,原来这些细节早就藏着对患者的体恤。

不到半小时,苏怀瑾的微信又被林晚秋的消息刷屏:“卫健委刚发文了!附了详细操作指南,连‘儿童喂药拌粥’‘老人少量多次喝’都写上了!”她发来的文件截图里,“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下面标着精确到克的剂量,“生姜泡脚”栏画了个水温计,旁边写着“40℃(手感不烫为准)”,甚至有个小图标:一个老人正坐在小马扎上泡脚,脚下垫着防滑垫。

“药厂刚才打电话,说要加产茶包。”林晚秋的语音里带着机器运转的背景音,“社区说现在患者都在问‘哪里能买到藿香茶包’,连没发病的居民都想备点——说闻着安心。”

陆则衍翻到文件末尾的“专家点评”,念出声来:“‘本方案突破传统中医干预慢的认知,通过精准辨证、便捷操作,实现24小时内高效止泻,为不明原因腹泻处置提供了中西医协同的新范式’——这评价够实在。”

苏怀瑾望着窗外,晨光已经把药圃里的藿香苗照得透亮。她忽然想起昨天试点开始前,小李在电话里的犹豫:“苏医生,真的不用加止泻药吗?万一没效果……”那时她只说:“相信病机——寒湿散了,脾醒了,腹泻自然就停了。”

现在想来,所谓“爽”,从来不是凭空的奇迹,是每个环节的扎实:辨证时认准“寒湿困脾”的核心,组方时去掉半夏换炒白术的细致,叮嘱“温服”“泡脚”的周全,再加上患者愿意尝试的信任——这些凑在一起,才让52个患者在24小时里,从“拉得站不住”到“能喝小米粥”。

手机又震了震,是小李发来的新照片:社区活动室里,几位患者围着一张小桌喝粥,每人脚边放着个刚泡完脚的水盆,阳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他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安稳。周老太正把自己碗里的山药夹给旁边的小孩,两人都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

“苏医生,”小李的语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我现在信了——最好的药,不是多厉害的方子,是能找准病根,还能让人喝得下去、做得来的法子。就像这藿香汤,没多复杂,却真能把寒湿赶跑,让脾胃重新暖和起来。”

苏怀瑾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碰了碰周老太的笑脸。她忽然懂了祖父说的“医道至简”——能治病的方子,从不是靠玄乎的理论撑着,是靠“对证”“管用”“让人愿意试”这三个实在的道理。就像此刻,52个止泻的患者,比任何论文都更能证明:中医的智慧,从来都藏在能解决问题的实处里。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