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炮灰父女入赘后,全家后悔了 > 第576章 大出风头

这天开始,方铜被安排和陆总捕头一起,天天去各县城以及各县城下面的村子宣讲。

讲怎么防小麦黄疸病,发现问题怎么办等等。

其实方铜有点疑惑,这样的事为什么要找他?安排个府衙的文书去说,不更有说服力吗?

毕竟对方是官啊。

可方铜又隐隐感觉到,这是一件好事,尤其对他来说。

所以他没拒绝。

连着一个月他都在淮安府各县奔波,根本没空回家。

“各位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们,今天来这儿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跟我一样,靠着种地吃饭的。”

方铜开口就是大白话,说的还接地气,让原本被叫来听官爷训话的村民都懵了。

要不是看方铜身后有几个带刀衙役站着,他们非得以为被耍了。

“我以前跟大家伙一样,觉得种地就是看天吃饭。老天爷赏脸了,咱今年就能收成好,一家老小勉强吃个饱。老天爷要是不赏脸。就得全家勒紧裤腰带挺过去。”

“挺的过去,来年继续种地。挺不过去,这辈子也就没了。”

方铜双手叉腰,几句话把普通百姓的想法唠得明明白白。

下面有不少村民点头的。

可不就是嘛,比方说前几年的大灾,他们村饿死不少人,还有人拖家带口逃荒想要谋个生路,结果死在了半道上。

老百姓日子就是这么难。

“我以前觉得,种地就是这样,不管多苦多累,咬牙干就完了。”

“后来,我闺女儿子读了书。我想着,当爹的也不能太差,跟着他们认字。认字后,我闺女就爱给我找些农书看。”

“这几年,我也从书上学了些东西,再加上我自个儿想的,我感觉种地这事,除了看老天爷,还得靠人力争一争。”

“就比如曲辕犁,不知道大伙儿听说过没?”

方铜特意停顿了一下。

下面有机灵的就喊。

“听过,我还见过呢,在县里木匠铺子看的。我家旧犁还能使,就没舍得花钱买新的。”

“我家倒是有一把,确实省力,地还能犁得更深。”

几年前,方铜把曲辕犁的图纸交给朝廷后,朝廷试过后大力推广。

有些东西不是立刻能见成效的,尤其是花钱的东西,对老百姓来说,总要多琢磨琢磨。

但能让多数百姓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他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儿。

“这曲辕犁,就是我琢磨出来的,当然主要是看书学的。”方铜接话。

“用了这新犁,这耕地就省劲多了。家里有牛的都知道,一头牛能顶两三个壮劳力。”

“精耕细作的地一定比粗耕粗放的地收成要多。地力薄的田多施些肥,养两年也能变成肥田。”

“这些道理,想必大家都清楚。我就琢磨,这些种地的法子不都是人想出来?不也让种地这事儿变简单,地里收成变多了?”

“所以,咱种地也不是完全听天由命的。”

“我觉得做种地,也是一门学问。你得研究琢磨,地才能越种越好。像朝廷,还专门设了司农寺,专管种地的事,就差不多干这个的,”

方铜这几句话,读书人听来有些粗糙,但能让大字不识的普通村民一听就懂。

不少人都在想。

还真有一定道理。

勤快的人家多施肥,多浇水,地里的收获就能更多。懒的人家,有时候连个种子都收不回来。

所以种地得看老天爷脸色,也得看人力。

而人种地也不能瞎勤快,得琢磨,动脑子。

凡事就怕琢磨!

“于是我就想,种地最怕什么?天灾!比如旱了,涝了,有蝗虫,麦苗染了病等等,很多。”

“但这些天灾就完全无法避免,不能减少损失吗?也不一定。”

“村里种地几十年的老人往往能看天象,估摸出一段时间的天气,是大晴天还是雨天。”

“连续的晴天就要抬水去地里浇灌,要是雨多就得提前去地里准备排水。”

村民们听的连连点头。正是这样。

“所以这些天灾是有预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预兆,及时采取措施。”

“比如这次的小麦黄疸病……”

方铜铺垫了一大堆,终于进入正题。

和他们说,朝廷帮着防治已经结束了,那小麦是不是能长好?

还不一定,还得看后面情况。

大伙儿可以继续防治,学学相关的事。哪怕这次用不上,以后也用的上。

他还讲了小麦白粉病、立枯病的征兆,让大家一旦发现,上报村长。村长上报里正,里正肯定会上报朝廷。

当然。他也说了一些发现不对后,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

这都是他从书上总结出来的,但据说用处不大。

用书上的话说,他们所处的世界还太落后,还不能有效的和大自然抗争。

但路是人走出来的。

只要他们不断琢磨,不断实验,或许也是有机会的。

当然,关于这点方铜没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