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此一问?”
江云野饶有兴致,没有直接回答,转为引导式提问。
江意敛眉思索着,“冲和虽是道君的道号,但这两字取自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核心是调和,并非是让阴阳,刚柔,虚实等相互对立的力量相互消解,而是容纳接受,让其在动态平衡中交融共生。”
就像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只要阴阳一直运转下去,就不存在对立,会化为共存。
“我沿着这个思路一直思考下去,觉得‘冲和’之道,可表现为功法的‘刚柔并济’,如剑修既需凌厉锋芒,亦需内敛守柔,心境上‘不执两端’,如不偏于出世的冷漠,也不偏于入世的贪执,或与天地的共振共生,如不强行掠夺灵气,而是顺应其流转规律,自然而然的吸纳留存。”
江云野徐徐点头,“你是想说,‘冲和’之道,便是‘逍遥’之心。”
“对!”
江意看向江云野,清亮的目光之中尚有最后一丝迷雾。
冲和可以视作一个动词,逍遥则是一种代表心境状态的名词。
逍遥为本,冲和为用。
逍遥之道所求的大道法则就是‘冲和’,可具体应该怎么‘冲和’?
江意不知道!
若是搞明白了,她便能转换真元为法力,迈入聚法境。
江云野看江意的目光越发慈爱和欣赏,想起他刚回宗门时,各个剑阁那些狗东西天天上门拜访,游说劝说,说什么江意留在流云阁是浪费天资,转投他们的剑阁,必定能成为剑道魁首。
成个屁!
他们教得明白吗?
知道这丫头心里真正求的是什么?
这丫头天生就该是流云阁的人,不是因为她懒,而是因为她道心逍遥,这跟冲和道君当初创立流云阁时的心境是一样的。
流云阁的本质,就是逍遥。
这里每一个人,心境早已不拘泥于剑道,从流云阁去其他剑阁,那才是往下走。
江云野继续问江意,“那你觉得逍遥又是什么?”
江意望向远处,脱口而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是不滞于物的洒脱,如不攀附强者,不执着境界。是随心所欲的神通,如驾风御气,穿梭太虚。也是无所挂碍的心境,如笑对生死,淡看荣辱。”
“但是不怕师公笑话,我明白这些,却还做不到,因为我心里有个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在这修真界,若不掌握绝对的力量,名望和权势,我做不到真正的逍遥,会有诸多外物来困住我。所以此时的我,仍会选择参加夺榜,去争!”
江云野笑着点头,“我明白你的‘心结’在哪了,你觉得先得有才能无,先要有为才能无为,先得争,才能不争!这有违逍遥之心。”
江意蹙眉,师公说到了症结上。
“可这并不矛盾啊。”
“啊?”
江意不解地看过去,江云野突然一指头戳在她眉心上。
“想想你适才是如何解释‘冲和’二字的。”
江意一怔,旋即双眼越睁越大,周身气韵不自觉的震荡起来。
江云野背脊一挺,老神在在道,“简单的说,逍遥是什么,你无需去定义,无需去理解,只问你自己的心,当下你是否快活自在便足以。你若整日去思考逍遥,顺应逍遥,反倒落于下乘,太过刻意。”
“你心中症结在乎争或不争,你在刻意调和这个矛盾。你得让一切在自然循环中归于中和,不要强行压制矛盾,让对立的双方在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词……动态平衡!对,在动态平衡中交融共生。”
“‘道’不是人为构建的规则,而是对自然本真的顺应。逍遥的本质是超越‘束缚与自由’的对立,并非‘摆脱束缚后才获得自由’,为什么非要摆脱呢?就让束缚存在,而不能困你心,不就好了?”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如何做呢?你需要不将阴阳,善恶,强弱乃至矛和盾视为非此即彼,而是视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冲和驾驭,这个过程,便是‘冲和之用’。”
“虚室生白,心灵空明则无处不逍遥,即便困于囹圄,若心无挂碍,便是逍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自身气息冲和,才能与天地之气相和,外在的平衡源于内在的调和。所谓‘道’,在你师公我看来,便是一种超越分别心的圆融境界。”
“修‘道’的根本是修‘心’,外在境界只是内心状态的显化。说实话,你师公我现在也是明白诸多道理,但也有很多事情做不到心里想的那样,可那又能怎样呢?做不到不想就完了,今日该如何便如何。”
江意沉默不语,江云野发现她周身流转的真元已经在跟天地交互,隐隐有转为法力的迹象。
江云野看在眼里,心中暗赞这徒孙悟性非凡,便继续推波助澜,将悟道之言点得更为透彻。
“师公刚才跟你说的那些都太虚无缥缈,咱们说点实在的,像你师公我,现在所修也是一个冲和的过程,就是调解丹田内的阴阳二气,待气息圆融无滞,便可自由驾驭天地本源,如风雨雷电,如金木水火土,实现‘御气逍遥’,上回咱劫矿场,你师公我修水法而能御火假扮夏长赢,便是因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