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号”驶入概率迷雾星的引力范围时,整艘飞船突然被无数重叠的光影包裹。驾驶舱内同时出现了七种景象:有的舱壁爬满了发光的藤蔓,有的控制台变成了古老的石桌,有的舷窗外飘着水晶般的小行星——这些都是飞船在不同概率下的“可能形态”,而这颗星球的奇特法则,正将所有可能性同时投射在现实中。
“是‘概率叠加法则’。”艾拉的机械共生体分解成三个分身,分别操作着不同概率下的控制台,“这里的每个物体都处于‘未确定状态’,就像同时存在于所有可能的时空里。我的探测仪显示,星球表面的概率迷雾中,至少漂浮着三十七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文明版本——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文明,全都同时存在。”
苏璃的暗能量探入迷雾最浅的区域,意识瞬间被拉入一片混沌的可能性海洋。她看到同一个概率星人同时做出了一百种选择:有人举起武器攻击外来者,有人伸出手表示欢迎,有人转身躲进洞穴,有人爬上树观察——这些选择没有主次之分,都在迷雾中平等地“悬浮”着,等待某个“确定事件”来筛选现实。
“他们被困在‘选择悖论’里了。”苏璃收回暗能量时,额角渗出冷汗,“概率迷雾会无限放大选择的可能性,每个决定都会衍生出无数分支,久而久之,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承担选择的‘坍缩’——因为任何选择都会让其他可能性消失,这在他们看来是‘文明的损失’。”
林深的光能量化作一道稳定的光柱,穿透重叠的光影照向地表。当光柱触碰到一片原始森林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森林里同时存在的“狩猎部落”“农耕族群”“星际前哨站”三种形态中,农耕族群的轮廓突然变得清晰,其他两种则逐渐淡化——光能量的“确定性”正在微弱地筛选现实。
“光能量的‘聚焦特性’可以影响概率坍缩。”林深盯着逐渐清晰的农耕场景,“但我们不能替他们选择,只能提供‘选择的勇气’。就像在双生星球学到的,平衡不是消除差异,是在差异中找到共存的支点。”
灰羽让共情水母释放出“意图波动”——这种波动不包含具体选择,只传递“接纳所有可能性”的善意。当波动融入概率迷雾时,那些重叠的文明光影突然停止了混乱闪烁,像被安抚的羊群般有序排列,露出了隐藏在最中心的“本源形态”:一群用半透明晶体构成身体的概率星人,他们的胸口都嵌着一颗不断变换颜色的“概率核心”。
“他们的本源形态从未变过,只是被可能性的外壳包裹。”灰羽指着那些晶体人手中的工具——既像石斧,又像能量枪,还像播种机,“这些工具是‘未确定态’的证明,他们在等待一个‘锚点’,让所有可能性找到和谐共存的方式,而不是相互排斥。”
飞船降落在概率星人的“决策广场”时,林深发现这里的地面由无数可转动的六边形晶体组成,每个晶体上都刻着不同的符号:代表战争的交叉骨、代表和平的橄榄枝、代表探索的星船、代表保守的堡垒……晶体人站在广场边缘,胸口的概率核心闪烁着不安的紫色——他们正在同时思考所有选择的后果,陷入了无限循环的犹豫。
“我们是被‘概率法则’吸引来的。”为首的晶体人开口时,声音同时出现在七个方向,“你们的飞船带着‘确定的连接意志’,这正是我们缺失的‘锚点’。但我们害怕,一旦选择与光流网络连接,现有的三十七个文明版本会坍缩成一个,那些未被选择的可能性,就会永远消失。”
艾拉突然调出枢纽星球的法则转换器图谱,将其投射在广场上空:“你们知道枢纽共生体如何处理不同法则吗?他们不是选择一种频率,而是创造‘过渡频率’,让所有法则都能在同一系统中运转。概率法则的本质不是‘非此即彼’,是‘亦此亦彼’——就像这些晶体,完全可以同时承载多种符号,只要找到让它们和谐共存的转动方式。”
她的机械共生体分解成无数细小的齿轮,在广场上空组成一个动态模型:每个齿轮都刻着不同的选择符号,却通过精准的咬合方式相互带动,形成一个既复杂又有序的整体。“这就是‘概率共生模型’,每个选择都是齿轮,连接的关键不是去掉哪个齿轮,是找到让所有齿轮都能转动的轨迹。”
晶体人的概率核心开始闪烁起好奇的蓝色。为首的晶体人走上前,指尖触碰了刻有“探索”符号的晶体,广场上立刻浮现出他们驾驶星舰驶入光流网络的景象;他又触碰“保守”符号,眼前又出现了封闭星球、独自发展的画面。当他试图同时触碰两个符号时,两种景象突然剧烈冲突,发出刺耳的能量噪音。
“看,冲突是因为没有过渡。”林深走上前,光能量注入两个晶体之间的缝隙,创造出一道流动的光带。当晶体人再次同时触碰两个符号时,探索的星舰与保守的堡垒通过光带连接在一起——星舰从堡垒中驶出,堡垒则成为星舰的补给站,两种可能性完美融合成新的现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