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新加坡的日子 > 第十四章 月8日(一)

新加坡的日子 第十四章 月8日(一)

作者:孙相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5 16:30:16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十四章12月8日(一)

发生这样的事对工人们来说绝不能算是庆幸,身体力行拼死拼活的干,难免哪天会有个大事小情。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跟预期结果比起来也算不上是最坏,没有必要愁眉苦脸。更何况这样的事,对于历尽风雨在国内知名度极高的大型企业来说,算不上啥事。借着停工的机会,工人们安心歇歇,国内来的工人们乐得总算能够饱览一下这里风光。到这儿办完入厂手续,一头扎进厂里就没完没了地大干,尝尽这里酷热带来的苦头。

两天来,人们相继逛遍了这里的景区,好像每一个地方都有供游人玩乐的地方。晚上回来气氛比以前活跃了起来。话也多了,每个人都抢着睡前的空闲时间,使自己绘声绘色地演说成为焦点。把一天走过的路程,遇到的感受一点不落地说上一通,特别是有人说起跟国内游客偶遇,拉起家常的片段,更是让人耐听。尽管这些人平时从不愿读书,但绝不缺少走万里路跟读万卷书一样侃侃而谈惊人的表达能力。就连平时极少说话的,也要说上几句,发泄一下心中的感慨。吝啬兜里的钱花得实在有些冤屈,光顾眼福,却没有一点物质上收获。懊丧盼望已久的观光,不过是一场制作精美的现代艺术展览,到处都是人工造景,毫无山川险峻历史斧凿沉积的韵味。

两天的天气倒是给人们别添了一种欣幸的韵致,阴阴的,似乎有要下雨的意思,事实却根本就没有雨。美中不足,如果再有些微的风刮来岂不更好。要说萌生这样想法一点儿也不过分。这个季节的中国大地,最能逞强的就算是风了,特别是北方,天天大呼小号不分昼夜霸占了全部的场次。正因为这里少有大风的光顾才成全了高温的气候。

世界面积最大的区域是海洋,海洋也同样是制造大风的源发地。人类对于风能的利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启智。对于航海家来说既然无法阻止,何不就尝试着利用,依靠风力撑帆远航遇到的永远都是未知的灾难。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帆船的历史在大海上消失得那么干净。“好风凭借力”,初来抱着美好的愿望,谁知像柳絮一样被大海吞噬,归落不知何处?

风是最无定向的,忽而顺风顺水,忽而迎风破浪。到头来最不喜欢风的要数那些航海家,只要没有风,哪怕气温高点对于航海家们来说也是难得的。船舱、驾驶舱早都安装着现代化让人舒适的调温装置。唯一奈何不了的是风浪,巨大的风浪逞起威来,恨不得把巨轮都拍进海里。那些小小船只早就吓得找个避风的港湾躲了起来。凭着经验,航海家们摸准了季风发生的气候脾性,一遇到恶劣的天气和海况,守在马六甲海峡咽喉要道的海域便是过往船只最好停靠的港湾,货物装卸,轮船加油,生活补给,再没有比这种国际物流大贸易更赚钱的行业。

让人惊目的是,一个富庶的地方就这样诞生了。地下没有丰富矿产来发展工业,地表没有平阔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居然短短几十年里竟暴富了起来。

把握天时,占据地利,几十年风平浪静的发展,给这里带来不可想象的财富。

世界大气候一点点趋于和平的时候,战争中吃尽了贫穷和落后的苦头,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寻求改善生存的路子,所有国家都在想尽措施努力使自己迅速走上富强。造船业,炼油业,……以及由此应运而生的各种行业,迅速的隆生和崛起成全了这里的财富之路。

到底是财富撑起了繁华,还是繁华带动了财富,这是不言而喻的争辩,没有财富就永远没有繁华。

优越的国家体制,激发起社会进步的因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彰显出财富的价值。离开国家体制,光有财富未必是好事,众多豪强为了得到觊觎许久的利益纷纭登堂入室,各自露出了强霸的手段,将会是一片混乱,血腥的杀戮和豪夺。好像只有经历过一场场不堪回首的人间劫难,世界才会在彻底疲惫的状态下一点点的走向和平。唯有和平才能使民族的灵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痛定思痛,意识到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才是当务之急;唯有把所有破败不堪该推倒的都推倒了,在废墟上才能建起新的高楼大厦。和平、创新、发展、重建无不是为财富的创造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假如历史没有记忆,或者历史也得了健忘症的话,将会以为这里史前以来就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可惜,眼前的一切,发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即使最容易健忘的人,也来不及把这里的变化和经历彻底的忘干净。见证过这里历史原貌的人依然还健在,这里的变化却像故事一样留在了他们的心理。

自然形成的地貌免不了任性和随意的特点,像这样规规矩矩的布置,显然是开山填海造田人力整合的杰作。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带,人们不可能任其荒山,荒滩的存在,真正的宝藏不是地理深处的埋伏物,任何深藏地里的宝藏都是有限的财富,唯有地面源源不断创造出来的财富才是真正的宝藏。像气候适宜肥沃土壤里不断生长收获的庄稼,丰足的粮食才能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底气。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成就了这里繁茂的植被,腐烂的枝叶促发了土壤的肥力,再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如果只在开发的土地上发展农业和渔业,岂不是又回到了亘古相传只追求温饱生存的理念,那样这里只能为世上极少的人口提供生存保障,哪里会有今天的富庶和繁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