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这边已经喝上了,孙逸给每人倒了满满一茶碗白酒,众人碰杯,一饮而尽。
火辣的酒液顺着喉咙烧下去,孙逸忍不住"哈"了一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逸,你这酒量不行啊,"杨森揶揄道,"在政府上班没练出来?"
孙逸摆摆手:"酒量不行?那就看今天能不能把我拿下了。。"他夹了颗花生米压压酒气。
众人又干了一碗,酒过三巡,话匣子彻底打开了。杨林讲起村里闹狼的事,说得绘声绘色,孙玄兄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话或敬酒。
女人们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位表嫂围着叶菁璇,传授各种育儿经。
张秀兰生了三个孩子,经验最丰富,正讲解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李凤芝则强调坐月子的重要性,说要是不注意,会落下病根;王
翠花和赵小娟虽然年轻,但也各有一套理论,争得面红耳赤。
吴红梅作为过来人,时不时插几句,但更多时候是在给众人添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她特意给叶菁璇泡了红糖水,还加了几颗红枣,说是补血。
"红梅,你别忙活了,"张秀兰拉住她,"坐下歇会儿。"
吴红梅笑着摇头:"嫂子们难得来,我得招待好啊。"说着又去厨房端出一盘炸麻花,"尝尝,我娘昨儿个刚炸的。"
太阳渐渐西斜,屋里的酒气越来越浓。男人们已经喝得满脸通红,孙逸说话开始大舌头,却还在嚷嚷着"满上满上"。
杨森比较稳重,劝道:"小逸,少喝点,晚上还得回去呢。"
"怕...怕啥!"孙逸一挥手,"喝...喝醉了就睡这儿!我家炕大!"
女人们早就转移到了里屋,围着热炕头继续聊天。叶菁璇被安排在最暖和的位置,腿上盖着毛毯。
几位表嫂的话题已经从育儿转向了家长里短,谁家婆婆偏心啦,哪家姑娘要出嫁啦,供销社来了新布料啦...女人之间的友谊,往往就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分享中建立起来。
"菁璇,"张秀兰突然压低声音,"你爹娘知道你有喜了吗?"
叶菁璇的眼神黯了黯:"写信说了,但...太远了,他们来不了。"
几位表嫂立刻露出心疼的表情。李凤芝拍拍她的手:"没事,有我们呢!到时候生孩子,我们都来帮忙!"
"对!"王翠花附和,"我娘会接生,十里八村的孩子有一半是她接生的!"
叶菁璇感动得眼眶发红,连忙低头喝了口红糖水掩饰。
吴红梅见状,赶紧岔开话题:"嫂子们尝尝这个核桃,可香了。"
天色渐暗,吴红梅悄悄溜去厨房准备晚饭。张秀兰和李凤芝也跟去帮忙,三个女人在灶台前忙活,不一会儿就飘出了饭菜香。
孙家过年准备的年货派上了用场——腊肉炒蒜苗、红烧鲤鱼、白菜炖豆腐、凉拌萝卜丝...虽然不算奢华,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待客的最高规格。
饭桌上,男人们的酒局还在继续。孙逸已经趴在了桌上,嘴里还嘟囔着"我没醉"。
杨森和杨林还算清醒,但说话也开始打结;杨木和杨安年轻,酒量好,正拉着孙玄划拳。
"哥几个,吃饭了!"吴红梅一声吆喝,酒桌上顿时一片欢呼。
众人挪到里屋,围着炕桌坐好,女人们忙着盛饭端菜,孩子们——杨森和张秀兰的小儿子杨希也跟着来了——在大人腿间钻来钻去,时不时偷夹一块肉吃。
"来,举杯!"杨森作为最年长的表哥,站起身致辞,"祝咱们一大家子新年新气象,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连已经醉醺醺的孙逸都挣扎着举起了碗。
饭桌上,男人们继续喝酒,女人们则聊着家常。
杨小虎吃饱了,缠着叶菁璇问:"姨,你肚子里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啊?"
叶菁璇温柔地摸摸他的头:"小希想要弟弟还是妹妹?"
"弟弟!"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妹妹爱哭,麻烦!"
大人们哄堂大笑。张秀兰作势要打儿子:"胡说什么呢!你妹听见该伤心了!"
酒足饭饱,天色已晚。杨森看了看窗外:"该回了,再晚路不好走。"
孙逸虽然醉得厉害,但还记着待客之道:"住...住下呗...炕都...烧好了..."
"不了,"杨森扶起弟弟们,"明天还得上班呢。"
孙玄和吴红梅把准备好的回礼拿出来——两包白糖、一条腊肉、几盒罐头,还有叶菁璇亲手织的毛线手套。
杨家兄弟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院门口,两家人依依惜别。夜风很冷,但每个人的心都是热的。
"有空常来!"孙玄握着杨森的手说。
"一定!"杨森重重地点头,"等菁璇生了,我们再来喝喜酒!"
送走杨家人,孙玄回到屋里。孙逸已经在炕上打起了呼噜;吴红梅在厨房收拾碗筷。
叶菁璇靠在被垛上,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脸上带着倦意却满足的微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