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孙逸放下手中的棋子,眉头微皱。在这个年代,汽车进村可是稀罕事。
孙玄一个骨碌爬起来,趿拉着棉鞋就往外跑:"我去看看!"
院门外停着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车顶上积了一层薄雪。车旁站着两个人,正是齐远和他的妻子白秀秀。
齐远穿着笔挺的深蓝色中山装,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白秀秀围着红围巾,怀里抱着个用花布包着的包裹。
"齐叔!婶子!"孙玄惊喜地叫道,院门被他推得"吱呀"一声响,"这大冷天的,你们怎么来了?"
齐远哈哈一笑,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过年了还不许我们走动走动?"他举了举手中的包裹,"给你爹娘带点年货,顺便..."
白秀秀接过话头,声音温温柔柔的:"来接你齐爷爷齐奶奶回家过年。平日里麻烦你们照顾二老,这过年了,我们也想尽尽孝心。"
她顿了顿,脸上浮现出掩不住的笑意,"再说,家里大小子来信说今年要带对象回来,老人不在可不行。"
孙玄眼睛一亮:"建国哥要带媳妇回来了?这可是大喜事啊!"他连忙接过白秀秀怀里的包裹,"快进屋暖和暖和。"
堂屋里,众人听见动静早已迎了出来。
齐老爷子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齐奶奶则不住地用手帕擦着眼睛——老人家耳朵灵,早在孙玄喊"齐叔"时就听出了儿子的声音。
"爹,娘,我们来接您二老回家过年。"齐远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齐老爷子哼了一声:"接我们干啥?在这儿挺好的。佑安、佑宁天天陪着我们说话,比在家里热闹多了。"
两个小家伙闻言,立刻跑过去一边一个抱住齐老爷子的腿,仰着小脸邀功似的说:"太爷爷教我们下棋呢!"
"太奶奶给我们讲古时候的故事!"
白秀秀松开丈夫的手臂,走到齐奶奶身边,亲热地挽住婆婆的胳膊:"娘,建国要回来了,信上说还要带对象呢。您和爹不在家,我们哪敢拿主意啊?"
"建国要回来了?"齐奶奶的声音突然拔高,布满皱纹的手紧紧抓住儿媳,"真的?还带着对象?"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人家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这孩子,当兵几年就回来过一次,连封信都写得少,可把我和你爹愁坏了..."
一直板着脸的齐老爷子此刻也绷不住了,胡须微微颤抖:"那小子...对象是哪儿的?多大年纪?家里做什么的?"
孙母见状,悄悄拽了拽孙父的袖子,两人默契地退到一旁。
吴红梅已经拉着叶菁璇进了厨房,很快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灶膛里柴火"噼啪"的声响。
"爹,娘,等会可能要下大雪,咱们得早点出发。"齐远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劝说道。
齐老爷子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那就收拾收拾吧。"转头对孙父说,"二成啊,过完年我们就回来。"
孙父搓着手,有些不舍:"干爹,您二老可一定得回来,要不这家里空落落的..."
齐远哭笑不得:"爹,到底谁才是您亲儿子啊?"
"滚犊子!"齐老爷子一拐杖敲在儿子小腿上,力道不重却把齐远吓得跳了起来,"没个正形的玩意儿!"
这场景逗得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孙佑宁胆子大,跑过去学着齐老爷子的样子,用木棍轻轻戳了戳齐远的裤腿:"滚犊子!"童言无忌,又引来一阵哄笑。
厨房里,吴红梅麻利地往滚水里下饺子,叶菁璇则在一旁剥蒜。
"嫂子,再加把火,水不够开了。"
吴红梅往灶膛里塞了把柴火。火光映在她脸上,显得格外红润。
"菁璇,你去歇着,这儿有我就行。"吴红梅见叶菁璇站着有些吃力,连忙劝道。
叶菁璇摇摇头,手上动作不停:"没事,坐着也是坐着。"
堂屋里,齐远夫妻被让到炕上最暖和的位置。孙母端上两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快趁热吃,刚煮好的。"
白秀秀连忙起身接过:"嫂子别忙活了,我们自己来就行。"
"客气啥,"孙母笑着说,"你们大老远来,连口热饭都不给吃,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我们孙家不懂礼数?"
齐远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立刻溢满口腔:"唔!还是嫂子包的饺子香!"
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哪像个市里当干部的人,倒像是饿了好几天的庄稼汉。
白秀秀吃得秀气些,但速度也不慢。她夹起一个饺子吹了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放下筷子,从随身带的手提包里掏出一沓红包。
"佑安、佑宁,来,齐奶奶给你们压岁钱。"她招招手,两个小家伙立刻跑过来,规规矩矩地鞠了个躬才接过红包。
"谢谢齐奶奶!"两人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拆开看——里面是两张崭新的五块钱,票面挺括,散发着油墨香。
接着,白秀秀又拿出几个红包,一一递给孙逸夫妇、孙玄夫妇:"都是自家人,别嫌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