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灰棕色的小动物还在角落探头探脑。
它的鼻尖抽动着,似乎在嗅闻空气中华宇的气息,黑豆眼里的警惕渐渐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天真的好奇。
它注意到了华宇放在金属台上的标本袋,袋口露出半截刺茎块茎,正是它刚才扒拉的种子的“成年形态”。
华宇屏住呼吸,看着它小心翼翼地迈出前爪。
小家伙的爪子肉垫是粉红色的,踩在合金地板上几乎没声音,只有覆盖着鳞片的尾巴偶尔扫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它每走两步就停下来,圆脑袋左右转动,确认没有危险后,才继续向金属台靠近,那副谨慎又贪心的模样,像极了地球上偷食的松鼠。
“别怕,我不伤害你。”华宇轻声说,声音压得极低,怕惊扰了这个意外的“向导”。
他慢慢后退两步,将空间让给小家伙,目光却重新落回终端屏幕。
屏幕上刚才滚动的数据停在了第28代样本失败分析页面,一行加粗的文字格外刺眼。
ALDH2酶对母巢改造生物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其原理疑似与酶分子结构和菌丝网络的蛋白质互补有关。
“蛋白质互补?”他皱眉。
这个术语在地球的生物课上学过。它是两种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恰好互补,混合后能提高营养价值。
但在这里,显然指向更复杂的机制:人类的酶分子,竟能像钥匙开锁般,精准破坏管理员改造生物的蛋白质结构。
他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手臂,那里的皮肤下流动着温热的血液,血液里的ALDH2酶正在默默工作,分解着体内的毒素。
在地球上,这只是普通的生理功能;在这颗星球,却成了致命的武器。
“要不要试试?”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
华宇的目光扫过那个完好的“第1代刺茎样本”培养舱。
舱内的植物还在安静地舒展叶片,叶片锯齿间的透明黏液缓缓流动,像挂在草叶上的露珠。
他从战术匕首的刀鞘里取出一片备用的消毒棉,然后用刀尖轻轻刺破指尖——鲜血珠立刻涌了出来,带着人类独有的温度和铁腥味。
他捏着消毒棉蘸了一滴血,慢慢伸向培养舱的透气孔(一个直径毫米的小孔,用于舱内通风)。
当血渍接触到透气孔的瞬间,舱内的空气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
起初没有明显变化。刺茎植物的叶片依旧舒展,黏液依旧流动,像没察觉到这滴外来的“入侵者”。
但半分钟后,华宇突然发现,离透气孔最近的那片叶片,边缘的锯齿开始微微卷曲,透明的黏液变得浑浊,像掺了泥沙的水。
“开始有反应了。”他的心跳骤然加快。
一分钟后,卷曲蔓延到整片叶片,叶片的淡绿色渐渐褪去,蒙上一层灰败的黄色,像被抽走了生命力。两分钟后,整株植物都开始摇晃,茎干微微弯曲,仿佛在痛苦地挣扎,叶片上的黏液凝固成白色的结晶,像撒了一层盐。
“真的有效!”华宇的呼吸都带着颤音。他看着那株刺茎植物在三分钟内从生机勃勃变得萎靡不振,终于确信终端数据的真实性——人类的ALDH2酶,对管理员改造前的原始样本也有抑制作用,只是比对改造后的样本起效慢一些。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小家伙突然发出一声“吱”的尖叫。华宇抬头看去,只见它正对着培养舱的方向弓起身子,毛发倒竖,像只炸毛的猫,黑豆眼里充满了惊恐。
“你也怕这个?”华宇若有所思。这说明小家伙在自然界中,很可能也遭遇过类似的“抑制现象”,或许它的天敌就含有类似ALDH2酶的物质?
他收回目光,继续查看终端数据。在“失败分析”的最后,还有一段被标红的文字:“原生菌丝(非母巢改造型)在ALDH2酶存在时,增殖速度提升200%,推测为‘生态修复代偿机制’——种子库文明注。”
“原生菌丝……”华宇立刻想起背包里的那团银白色菌丝。它们和光茧里的菌丝同源,显然属于“非母巢改造型”。他赶紧掏出一小撮菌丝,撒在刚才那片沾了血的消毒棉上——果然,菌丝接触到血渍后,竟像被激活的种子,迅速向四周蔓延,银白色的丝状体变得更粗更亮,三分钟内就覆盖了整个消毒棉,还在金属台上织出细密的网。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种子库文明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人类的ALDH2酶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抑制管理员改造的“入侵生物”,又能促进原生生态的“修复者”(原生菌丝)生长。这或许就是他们收集人类酶样本的原因——把人类当作星球生态的“天然调节剂”。
角落里的小家伙似乎放松了警惕。它见华宇没有威胁,又慢慢蹭到金属台边,这次它的目标不是刺茎种子,而是华宇刚才掉落的一小块白色菌丝。它先用鼻子嗅了嗅,确认安全后,飞快地叼起菌丝,转身窜回角落,囫囵吞下后,又探出头来,黑豆眼里的警惕变成了好奇,甚至带着点讨好的意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