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七十一章 谁人忠诚不二,谁人首鼠两端

半个时辰后,拓跋月启程还宫。

目送王后离去,刘昞才缓缓转身,紧绷的神经放松片刻。

他随即招手,将索敞、阴兴、胡叟三人召回静室。

夕阳的余晖透进窗来,映得室内光影斑驳。恰有一缕打在刘昞的脸上,显得他面目更加柔和。

他含笑看向胡叟,问:“先前,有一炷香的时间你不在讲堂里,去了何处?”

胡叟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衡量着什么,最终还是开了口:“王后身边,有一宫女名唤阿澄,她……她乃是我心中所系。上次趁她生辰,我悄悄送了她一份礼物,今日她随王后前来,特地寻我致谢。”

说至此,他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抹羞赧之色。

“师叔,你也知道,我们一起从白沙湖回来,便在当时我俩便互相爱慕了。”

年少慕艾,这很正常。

不过,听了这话,刘昞目光反而添了几分锐色:“你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

声音里夹杂着一丝逼迫感,胡叟避无可避。

胡叟咽了咽口水,神色复杂:“不过是些男女间的情话,那些私密之言,实在不宜对外言说。”他声音虽轻,却很是坚定,显然不愿在这件事上妥协。

刘昞闻言,脸色微变,目光在胡叟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他知道,阿澄虽只是王后身边的一名宫女,但在这宫廷之中,每一个细微动向都可能掀起冯伯。而胡叟,是自己的助教,其举动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见胡叟不打算说更多的事,沉思良久,刘昞终于换了语重心长的口吻:“师叔是在担心你。阿澄毕竟是王后的宫女,你要求恩典的话,日后只怕会费些周折。”

胡叟微微颔首:“先立业再成家,既然没心意已定,不妨再等些时日。”

刘昞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遂让胡叟先行离去。

待他走后,刘昞才对索敞、阴兴低声嘱咐道:“今日之事,切勿对外人说起。”

索敞、阴兴面面相觑,索敞道:“徒儿只知闭门读书,其余一概不知。”

阴兴却欲言又止,满脸踌躇之色。

“阴兴,直说无妨。”刘昞望向他。

他素来沉默寡言,今日却颇有说话的兴头,必是有所发现。

阴兴怔了一下,遂道:“午膳时,学生听到几位官员,在论议张掖郡下石头雨的事情。”

此事现已传遍了姑臧乃至河西国,有人论议也不奇怪。只不过,官员们私下说起也就罢了,但在集会时论议未免不妥。是因为今日大王不在,才如此放肆?

刘昞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历经数朝,刘昞也见过不同性情的君王。论雄猜之心,还没有胜过如今这位河西王的。

而现下,流言甚嚣尘上,很多人都对“魏继汉室”的说法深信不疑。而沮渠牧犍不管流言,也不趁着望日讲学之机,在诸臣面前显露威仪,这不是很反常么?

刘昞心念一动:“你是如何听到的?那几位官员论议的声音大吗?”

“是,他们声音不小,”阴兴道,“否则也不会入学生耳中。”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阴兴本就是规矩守礼之人。

“那几位官员论议之后,是否有更多的官员参与其中?”刘昞问。

阴兴微微一讶:“老师如何得知?”

“这便对了。”刘昞了然一笑,沉声道,“不过是试探罢了。谁人忠诚不二,谁人首鼠两端,都能分得明明白白。”

索敞、阴兴对视一眼,都不由打了个寒噤。

所幸,他们并不参与这些论议,否则必然得罪王座上那人。至于将来如何,则走一步看一步,追随恩师便是。

刘昞看出他二人的心思,遂道:“你二人一贯讷于言敏于行,这一点为师很放心。这世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并非我们所能左右。”

索敞、阴兴忙恭声应了。

少时,刘昞无力地挥挥手,道:“为师小憩片刻。”

一时之间,静室之中,只余他一人。

练字定心了好一时,他方才安然睡去,将近子时才听得索敞、阴兴报来一个消息:

王后在回宫路上晕厥过去,宫中太医说她中了沙虱之毒,恐与陆沉观之行有关。王后却说,她早先便有些不适,凑巧今日毒发而已。

“沙虱之毒,虽不能致命,但被沙虱叮咬之处,可能会产生痹症。”刘昞皱眉道。

此时,他深为王后担忧,但至次日,他便发现他的忧虑是多余的。大王固然是胸有城府,王后又何尝不是成算在心呢?

昨晚宫中热闹非凡,先是合欢殿的宫女阿蓁跑到御前告密,说那沙虱是长乐公主丢在王后眠床上的,而她在合欢殿中伺候时,只听得李敬芳和长乐公主私议此事,但却没听清是针对谁。

“但至今日,奴才知公主和夫人是向王后下了手。奴未能早些禀告大王,奴罪该万死。”末了,阿蓁在朱阳赤殿前,一跪不起,泪下如雨。

宫中遭逢此变,沮渠牧犍自然头痛不已。他好容易劝得王后宽恕长乐公主,但没睡下多久,又被合欢殿中的人惊醒了。

原来,眼见阿蓁见风转舵,李敬芳被囚在合欢殿中,她的一个内侍也匆匆招供,说他曾听到李敬芳在醉酒后,说尹夫人在王后入凉之时,便打算刺杀王后,可惜失败了。

也就是说,李敬芳作为尹夫人的女儿,并未完全置身事外。她明明知道尹夫人的计划,也能预料这后果,但李敬芳并未及时阻止。

单论“知情不报”这一桩事,都是大罪,更何况,她还挑唆长乐公主,去对王后下毒。

此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速播于朝野内外,并牵扯出令人惊骇的王室艳闻——李敬芳因嫉妒王后,而生出了杀心;至于长乐公主,则是个糊涂蛋,以为这个弟妹死了,便能让她的闺中密友李敬芳,与大王长相厮守。

艳闻一经传出,不管是真是假,都能在民间被渲染得如同亲见。拓跋月远嫁姑臧后,素有贤名,赢得了河西臣民的交口称誉,眼下出了这种事,自有舆情为她鸣不平。

听闻此事,沮渠牧犍急忙在朝堂上澄清此事,但却也只是欲盖弥彰。

更麻烦的事,王后毒发时,大魏使臣尚未离开。他们都等着他给个交代!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