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城内外无闲田

平城赋 第二百一十一章 平城内外无闲田

作者:任葭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7-25 12:26:08

自打李盖所制的绿肥,被拓跋明月用于庄园之后,拓跋晃也如法炮制,并将其秘方送入民间。

此后,百姓便令绿肥与蚕矢、熟粪同用,多有获利。

农桑乃一国之本,拓跋晃对此格外看重。

除推广绿肥之外,他又穷尽办法课民稼穑,不令平城内外有闲置之田。

但凡耕田,须用壮牛,但对于穷人来说,拥有一头耕牛无疑是奢侈之事。

东宫里头参谋无数,有人说,应让朝廷派发耕牛,十户一牛,替相耕作;有人说,大魏素有外敌御防,国库难以承受此种负担,应让农户之间互帮互助。

末了,上虞侯李俟给拓跋晃出了一招:“臣以为,太子可让百姓借别人的牛来耕种,自己则以劳力相偿。如此,可一箭三雕。”

李俟为太医院首,因他去岁治好了太子妃的顽疾,便与太子越走越近,不久后也在东宫兼了职。

“哦?怎么个一箭三雕之法?”

“首先,对于朝廷来说,我们不再需要出牛出钱;其次,百姓有牛可用,民田自能丰收;再次,不允百姓以钱相偿,而只能替人耕耘,必能使千里沃土,无一遗废。”

听罢这话,拓跋晃不由拊掌道:“妙计!”

约莫在元月里,拓跋晃便发布了“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和“禁饮酒游戏”等谕令。

三四个月之后,农户们皆照令课业,一时之间垦田大增,嬉游之民也荡然无存。

5

七月间,拓跋焘带着拓跋晃,一道微服出行。

牛车驰行,将窗外的田景一一送入眼帘。拓跋焘看看景,又看看儿子,感慨道:“今年啊,真是不清净。几个反臣犯上作乱不说,阳平威公又不幸罹难,朕许久都没心情出游了。”

拓跋晃说了几句宽心话,论起朝中事务,他又问:“父皇,沮渠无讳是真的死了?”

“那还有假!被鄯善王真达刺杀的。现如今,沮渠安周已接替了那个王位,接着跟朕作对。”拓跋焘不以为意,傲然道,“管他是谁,成不了什么气候。”

“喏。只是,儿子以为,姑母那天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李宝这个人未必可信。”

“当初,你可是一力支持,朕把他册为敦煌太守的。”

“当初是当初,可如今……”

“就在这儿停下罢。”拓跋焘打断他的话,扬声道。

拓跋晃急忙收声,乖顺地随他下车。

正是农家闲月,田亩之上,间有三三两两的农夫走过,俱是一脸陶然之色。

黄澄澄的谷子沁出怡人的芬芳,拓跋焘负手缓行,不露形色,心里却为儿子称赏不已。

“这是什么?”突然间,拓跋焘见着田边所立的木牌,问。

其上所书之字,歪斜整齐者皆有之,拓跋晃忙回道:“父皇,这是写的农户的名姓。”

“这是何意?”

“这是上虞侯想出的办法。只要我们让农户在田边标出名姓,有司便能察知谁人懒怠,谁人勤恳。”

拓跋焘颔首道:“是个好办法。”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李宏这两个儿子,都不错。”

他又拍拍拓跋晃的肩膀,恳然道:“当然,朕的儿子更好。”

他沿着田坎漫步,目光放远,陷入回忆之中:“你知道吧?你皇爷爷在的时候,我们险些就迁都了。”

“儿子记得。”

神瑞二年时,平城遭逢霜旱,导致秋谷歉收,闹起了粮荒。

彼时,云中、代郡饿殍满地,朝廷极为震骇。九月间,太史令王亮、苏坦便向明元帝提出迁都邺城的建议。对此,群臣多有附议,但崔浩却说,迁都只可解今秋之饥,不过扬汤止沸。

一则,东州之人本无从顺之心,只因国朝之势而不敢造次,若是迁都过去,东州那里分不了多少生民,而鲜卑人一旦与汉人杂居,极有可能水土不服,意志断丧,遭致四方之士的轻辱。

二则,柔然定会趁迁都之机入寇,远在邺城的鲜卑骑士,如何来得及增援?

三则,都于平城,山东倘若有变,骑兵亦可自此轻骑南出,扬威于外,不担心山东叛民不望尘畏服。

四则,再延挨一些时日,等到明春牧草青葱,必有饱腹之乳酪,再嫌不够,还有菜果。

拓跋嗣虽觉有理,但又怕来年收成不善,饿苦了百姓。

崔浩便言,可将穷苦的民户送往山东定、相、冀三州各州去就食,令汉民户出租米以养徙民。

“天佑大魏!第二年秋天,粮足民安,人心安稳。”拓跋焘笑道,“威制中原之计,有赖于方略长远。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儿子听着呢。”

“靠天不如靠己。这一点,你做得很好。”

………………

正说时,前方两位蹲在田间掘土的女子,引起了拓跋焘的注意。

拓跋焘三两步走上前去,好奇地问:“你俩挖土是作甚?”

年轻的女子,将一小块膏土仔细地放入小兜里,才解释道:“拿来做药引。”

“做药引?”

这声音如此耳熟……难道?

年轻女子转首看他,忽而脸色一肃,赶紧拜倒在地:“民女……民女见过至尊。”

左首那位中年女子,见状也行礼如仪,神色却不甚慌张。

微服出行,也被寻常女子认出来,拓跋焘也觉有些不自在,但转瞬间便微笑道:“起来罢。”

他见年轻女子不敢看他,遂用更柔和的语调说:“抬起头来。你与朕可是旧识?”

这一抬首,拓跋焘好一阵思索,才想起来:“你是贺皇后的养女?叫于……于什么来着?”

“民女于英如。”

夕阳西下,在延年寓所的屋檐上,镀上一层柔和的辉芒。

暑热之气,也渐消渐散,葡萄的甜香滋味,也沁凉在舌尖,令人心清神爽,欲罢不能。

与往常一样,崔浩与李盖过些时日,便会去一次延年寓所。

《通鉴》中的记载前后矛盾,先说沮渠牧犍霸占了鄯善,后说北魏攻打鄯善,致真达投降。故此,虚构了沮渠无讳的死因。

神瑞二年,即公元415年。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