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二百零八章 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

翌日,宋鸿一早便去延年坊寓所探望阚骃。

算算日子,今日崔浩、拓跋月也会去寓所,宋鸿正好与之一聚。

他与拓跋月自是投缘,而崔浩对宋鸿亦青眼有加。

宋鸿心知,崔浩是皇帝身边最信任之人,自然要设法和崔浩频繁往来。

自河西归阙以来,拓跋焘虽然承诺要重用河西士子,但事实上,截至今日,他们大多只受到了礼待,而未得以实官。

当初,拓跋焘叮嘱李顺论资排辈,赐爵封官,崔浩、高允要择才而任,但用人大权却被拓跋焘紧紧攥在手中。倘是他不同意,崔、高二人亦无可奈何。

人生在世,不称意者,自要寻些别的出路。一些河西士人,便去了王府谋事。

阚骃曾为河西国的尚书,才学人望俱是不俗。后来,阚骃被乐平王拓跋丕相中,但却并未受到重用,还不如在武威公主底下任事。

再后来,拓跋丕对皇帝生出叛心,一夕之间被赐了个恶谥“戾”。

阚骃心中五味杂陈,其后奉旨回到平城。

回是回来了,但因其曾为乐平王的从事中郎,拓跋焘难免心怀芥蒂,故而暂未予其职任。

阚骃胃口甚好,即便穷愁潦倒,也不能不设法填饱肚子。

崔浩不能为阚骃这样的人谋个好的去处,心中本有愧意,遂令他们居于延年坊的寓所之中,为他誊抄整理经卷。而拓跋月,则不时带小郡主沮渠上元来探望阚骃,请他教小郡主习书,借机捎一些吃用于他。

因阚骃早不在金玉肆任事,拓跋月不可自作主张,让他重回金玉肆。

实则,诸如崔浩、拓跋月私下资助阚骃一事,根本逃不过拓跋焘的眼睛。

宋鸿、崔浩、拓跋月,在阚骃的寓所小聚之后,仅二个时辰,赵振便将此事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原来,拓跋焘虽信重拓跋月,还曾让她在他们父子出征之时佐理国政,但他很难对一个人完全放心,遂叮嘱赵振派人窥伺武威公主。

赵振曾护佑拓跋月于河西王宫,二人亦有主仆之谊。故此,拓跋焘此举,又何尝不是在考察赵振?

赵振心如明镜,他也庆幸皇帝让他窥伺的是武威公主,而非旁人。

旁人他不敢说,但拓跋月的性情和头脑,赵振一清二楚。

当年,得知挚友李云从的心上人要远嫁河西,赵振又被委任为护卫长,因此便不得不观其行听其言。

这位女子,与寻常女子大不相同,眼眸深处燃烧着对权势的炽热渴望,野心如野火燎原,难以尽掩。

时日一长,赵振益发看得分明。拓跋月心思剔透的女子,她深知,她所拥有的荣耀与权势,皆系于那位高高在上的魏国之主——她的表兄。

正因如此,尽管胸中沟壑万千,野心勃勃,她却始终谨守分寸,未曾越雷池半步,其忠诚之心,甚至超越了那些魏国的老臣。

当今皇帝乃一代雄主,看重感情却也冷酷无情。对于触犯律条的手足兄弟,他从不手下留情。故此,拓跋月由始至终,都对皇帝竭忠尽智,可谓聪慧至极。

回了平城,赵振重新回到皇帝身边,担任影卫首领,与拓跋月接触不多。但拓跋月所行之事,赵振都看在眼里。

整顿金玉肆、躬身掘金矿,还把开酒楼、庄园赚来的钱,献出一大半充作军费。

这样一个冰雪聪明,又深明大义的皇妹,如何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呢?

但可惜,以皇帝雄猜之心性,很难对他所重用的人,投以完全的信任。

今日,赵振的属下潜伏在寓所周遭,将崔浩、拓跋月几人的行止尽数报来。赵振再次松了口气,他们没有任何不当的言行。就连阚骃,也未曾吐露半句对至尊的怨言。

等到赵振退下,先前一直缄着口,眼观鼻鼻观心的宗爱,忍不住咂咂嘴。

“你想说什么?”拓跋焘目光灼灼地盯住他。

“老奴不敢说话。”

“为何?”

“老奴愚笨,哪敢妄议朝政……”

“这又不是朝政。说!”

“好罢。奴想说……哎,怎么说呢?老奴觉得罢,不妥,不妥。”

“此话怎讲?”

“以老奴的脑子,自然是不明白,至尊为什么不重用河西士子。只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尊没用他们,定然有您的一番用意……”

“宗爱,”拓跋焘眉头一皱,“你能不能痛快说一回话?”

闻言,宗爱面露难色,道:“至尊没给阚骃职任,但崔司徒、武威公主却时常去接济他,这不妥吧?”

“如何不妥?”

“老奴以为,他们这是在市恩贾义,这……委实不妥……”

“你懂什么?崔卿和武威,是在为朕分忧解难。”

宗爱委屈地绞绞衣角,苦道:“老奴先前就说了,老奴愚笨……”

“好好好,笨货,去给毛修之传一声,朕饿了。”拓跋焘哭笑不得,遂打发他去忙。

宗爱忙应声退下。

想起方才所说的“分忧解难”,拓跋焘面上露出和悦的笑意。

这几年来,拓跋月行事更是老练,只怕早已看出,他不重用河西士人的因由。

当年,拓跋焘西征,兵临姑臧。河西士人虽并未负隅顽抗,但主动投诚者甚少,可见其后降于大魏,乃是情势所迫。

如此之人,何必重用?之前,拓跋焘令李顺为河西诸臣定爵,只是权宜之计,不必口惠又实至。

其后,多名影卫报来讯息,称部分河西文武,仍与沮渠牧犍私相往来,恐有异心。

自那以后,拓跋焘对河西群臣委以重任的念头彻底泯灭,即便是偶尔擢拔一二,也如笼中之鸟,被笼在严密的监视之下。

试想,万一哪天,沮渠牧犍按捺不住,扯起反叛的大旗;或是那据险自守的沮渠无讳,搞出什么风吹草动,难保河西群臣不会心生共鸣,遥相呼应,掀起一场风浪。

倘如此,平城内外必会遭遇一场危机。是以,河西诸臣绝不可居实职,更不可蹑足高位。

但如此一来,河西诸臣难免心生怨怼,故而,兼具“王后”“公主”身份的拓跋月,对河西诸臣施以恩义,自能纾解那些人的怨心。

她哪里是在市恩贾义,分明是在为他分忧解难!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