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郎你不能再让二郎抢功

拓跋健、拓跋月起了这个头,拓跋焘的御座前自然寂寞不了。

乐平王拓跋丕当先而出,说了些虚文套话,再是恭声道:“臣弟一愿我大魏金瓯永固、国泰民安,二祝我阿干福泽绵长、开疆拓土。”

拓跋焘叹息道:“也不算尽善尽美。沮渠无讳那几个腌臜货,着实令人生气。”

“至尊多虑啦!眼下,那些麻烦不都解决了嘛。”

“也是。沮渠无讳那厮终于投诚了;秃发保周也自杀了,脑袋都传给了朕,”拓跋焘含笑望了拓跋健一眼,“解决了就好。”

拓跋健已然归座,也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见状只报以一笑,默默饮酪。

“五弟确是良将功臣,臣弟反是有些惭愧了。”

拓跋焘摆摆手,道:“二弟为诸王之首,功劳簿上自有你的一笔。切莫妄自菲薄啊!”

等到拓跋俊敬酒之时,拓跋焘有意多看了他一眼,道:“阿奴,你今日是否穿得太少了。”

迨今,拓跋鲜卑人在朝堂之上,没像汉人那般,穿正冠朝服褒衣博带,仍旧穿以往的齐膝大袖衣、裤褶。殿中虽然暖热,但拓跋俊穿得格外单薄,颇为惹人注目。

闻言,拓跋俊嘻嘻笑道:“上次,阿干赐臣弟以新衣,令臣弟感佩不已。故此,臣弟私心里琢磨着,再来向阿干讨几件新衣裳穿。”

这个上次,说的自是拓跋俊被泼冷水的那次了。

为惩戒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拓跋焘已将其将爵为公。

见他依旧桀骜不驯,浑身带刺,拓跋焘心底颇为不快,口头却爽然道:“这倒使得,朕早有此意。”

他又转首扬声道:“宗爱。”

宗爱领了旨,忙吩咐宫人去一趟库房。

姚黄眉、赫连昌和沮渠牧犍亦先后去拓跋焘跟前祝酒。

谁人情真意切,谁人虚与委蛇,他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当下,拓跋焘笑眯眯地瞥着赫连昌、沮渠牧犍,道:“公主嘛,从小都是被先皇和朕捧在手心的,有时候脾气大了点,二位也多容让些。”

赫连昌、沮渠牧犍忙不迭点头称是,说了些观瞻堂皇的话来。

逾时,数十套簇新华贵的新装,便发到了诸人手中。

每人三套新装,且都尺寸合宜,显是拓跋焘早有准备,而非临时起兴。

只不过,其中一套新装,却是照着汉人衣冠的样式设计的。

底下诸王交换着目光,唯拓跋健、拓跋月与拓跋焘碰了个眼神,再颂赞了一番汉人服饰。

拓跋健又道:“昔年,太祖皇帝正服色,服尚黄,并令朝臣皆束发加帽。惜哉不成。其实呐,照我看来,汉人衣冠还是挺好看的嘛,哈哈……”

众人听他如此说话,再瞥见座上皇帝的服色,不免想起天赐二年时,道武帝车旗尽黑一事。

犹记,道武帝在改制之时,还以土德为由提出尚黄之说。仅此一事,便可见道武帝改制无力,只能令鲜卑旧俗复辟。

现下,便是皇帝有所冀图,只怕也很难遂心如愿吧?

当然,这话只能放在腹中,不敢道出。

一时间,称颂之语纷起,秋水一般漫延开来,便连拓跋健的独生子拓跋仁,也用脆嫩的嗓音再三称谢。

因着特别的优宠,拓跋仁是唯一一个随父前来的晚辈,至于其母崔氏已在数年前过世了。拓跋健没有姬妾,只能由自己的母妃尹氏照顾孙儿。

后来,霍晴岚以德惠郡主的身份嫁过去,正好和婆母一起照顾幼子。

拓跋仁精乖得很,对此非但没有一丝不悦,反倒时常跑去武威公主府串门,显是想变着法讨好继母。

中秋小聚之后,拓跋月又和达奚澄商量,要给田庄内的雇民添置新衣、棉被。

多年以前,拓跋月流离在外,深知京畿之内,亦有冻死之骨。于是,待她有了田庄,便授意霍晴岚任聘贫民,为她耕耘经营,免受饥馁之苦、流离之灾。

日前,阿碧向公主禀说,雇民在施肥之时,偶然间发现可用胡麻代替。

拓跋月遂准她用小豆、胡麻一并试验,隔数月再观成效。

中秋节后,李云从在景行坊巡视,去金玉肆里讨水喝。

骤听得阿碧说,小豆、胡麻沤肥的试验并不怎么顶用,李云从便笑道:“要不然,我也来试试?”

旋后,李云从让药童德文去购买绿豆。

而后,择一休沐之日,李云从再把绿豆放在锅里熬煮,又和药童德文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起来。

说话间,李云洲钻到庖厨中来,吸吸鼻子,揭开锅盖一看,问:“绿豆汤?”

李盖笑道:“我想试试看,绿豆能不能作肥料。”(1)

“做好了,拿来讨好公主?”李云洲瞟他一眼,眼底闪过讥诮之色,“怎么弄?”

“不是讨好,要能把绿肥培好了,我们大魏也用得上啊。先把绿豆煮熟,再沤制腐熟。试试再说。”

话音一落,李云从便听得德文在旁重重咳嗽一声。

兄弟俩转首看了他一眼,面色各异。

李云洲有些没趣,寻个由头便出了去。

德文见他走远了,方道:“大郎,不是我说你啊。有些话,你就不该跟二郎讲;有些事,也不能让他知道。”

李云从笑道:“他是我阿奴啊。”

“你还记得罢。你还没从军之前,查了很多医书,写出了个疫方,后来竟被二郎拿去献了宝。”

“德文啊,此言差矣。我那方子是一个草案,还不能用。阿奴将之改进调试,疫方才奏了效。荆州的疫/情得到控扼,百姓免受苦难,这不好么?”

“好,自然是好,但二郎受赏之时,并未给你表功啊。”

“弟兄之间,就不计较这个了,”李云从淡淡一笑,“我在御前也很得脸,不用靠这所谓的功劳。”

德文撇撇嘴:“可是,二郎从不记你的恩。罢了,不说了,免得说我在离间你们……但是,绿肥这个事儿,大郎你不能再让二郎抢功!绿豆还是我买的呢!”

(1)贾思勰《齐民要术》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种,七、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