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卖点废料,说不上是大罪

三天后,崔浩应拓跋月之请来到金玉肆。

下人把他领到拓跋月的主事房。

之前,皇帝已命崔浩协助拓跋月查账并纠治贪腐,故此,他对此事极为关切。

二人见礼后,阖上房门,门外立着各自的心腹,以免被人窃听。

拓拔月拿出去岁的计簿,说她有所发现。

计簿从四节当中各抽一册,以免崔浩看不过来。

“白马公,您请看,在计簿中从未出现对废料处置的记录。但我查过库房,竟没剩下一块废料。这不寻常。”

崔浩逐一看了,道:“这里面有何端倪?”

“金玉肆的情况和别家不同。官员贪墨,有迹可循。或加重赋税,或大兴土木,或偷工减料,或虚报开支,或瞒报人口,或哄抬市价……但金玉肆是官营之业,很难有人从中谋私利。这也是我一开始就从私肆查起的原因。”

崔浩颔首:“然也。”

“可能是走漏了风声,被人察觉到了异样,故此冬节的计簿,与我派人索要的购物鸿单,完全对得上。故此,我想了一个法子,让人去查质库。”

“通过质库中抵押的金玉、鸿单,再与收来的计簿加以比对,是个好法子。”

“没错。”

“可有发现?”

拓跋月面上浮出一丝得色,把案上的匣子递过去。

匣子里,有十余张鸿单。

崔浩凝神细视,鸿单上的金玉售价,明显比计簿上的要高。

但他眉间喜色只一闪即逝。

“这算是一份证据,但凭此证据,只能认定私肆计簿作伪,匿税漏税。”

拓跋月眸光落到计簿上:“我怀疑,有人把制作金玉的废料,偷偷运到私肆去了。此事可查,但需要时间。”

崔浩何等聪明,立马想明白个中关节。

“制作金玉,必有废料,但此前并无处置废料的法则。公主说‘需要时间’,可是说,要等年后工匠开始做工,再找人暗中窥察?”

“正是。私肆既做阴阳账簿,又拿官肆的废料,便宜都让他们占尽了。”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私肆所出的金玉,样式虽好,却用料不佳。

“此法可行,但私以为,也只能揪出金玉肆里的内应。对方可以解释,法无定则即可为,他只是卖点废料,说不上是大罪。至于私肆……”

崔浩忖了忖,又道:“他们可称自己想节省成本,一时迷了心窍。藏在背后的大东家,仍可脱身。”

“这不是重点。”

“哦?”

“既然逮住了官私勾结的证据,便可顺藤摸瓜。小逞手段,不怕他们不招。”

崔浩沉吟片刻,道:“此事定还有一番曲折,不过,现下也只能如此了。”

“我还有个想法,”拓跋月道,“与其让人偷卖废料,毋宁将之炼化、切碎,制成小件。”

“制成小件,卖给寻常百姓?”

拓跋月颔首:“价格低廉,百姓买得起。”

“此言甚是!如此一来,百姓们皆沐受皇恩,实乃大善。”

“私肆仍然开放,我们也不与他们争利。”拓跋月凌空指了指,一上一下。

崔浩沉思不语。

很显然,她的意思是,如将购买金玉的人群分上中下三层,官肆做的是上、下二层的生意。

念及此,崔浩不禁叹服:这本生意经,被她弄明白了。

“当然,这得看他们合不合作,愿不愿交代背后之人了。”拓跋月淡淡一笑,“毕竟是从官家手里漏出的生意,他们不愿做的话也有的是人做。”

“此言在理,不过,据臣之见,官肆要想多盈利,还要在样式上下功夫。”

官肆用料上乘,也不弄虚作假,这是人所共知的,但近几十年来,官肆的样式陈旧不堪,无甚新意,只怕连贵族的心都留不住。

崔浩顿了顿,笑道:“不瞒公主,以前臣给夫人买了金簪,没几日她便拿着金簪去私肆,让人把它炼了再重做一个。”

“官肆的样式的确不好,我在接管金玉肆之前,买过几个物件。模样倒还不错,但事后才知,那几件全是从西域那边进来的。”

说至此,她想起一事,道:“对了,明日,我要与吐谷浑使者见面,届时不妨与他详谈。”

“谈何事?”

这使者,说的是拾寅。

“吐谷浑境内,黄金、铜、铁、朱砂,产量很大,他们的开采、冶炼、雕琢之术远胜于国朝。”

这话说到崔浩的心坎上。

实则,还未回朝之时,崔浩和皇帝还提及与吐谷浑的合作一事。

彼时,皇帝见姑臧城的兵器库中,并无大夏龙雀,有些纳闷。

崔浩便说,这大抵是因沮渠牧犍对秘方深表怀疑,不愿一试。但他又称,这不妨事,吐谷浑长于铸造,可让公主与拾寅相谈。

此事未成。

正好永昌王提议让公主执掌金玉肆,皇帝便说了句“你们倒都挺看重公主的”。

伴君如伴虎,面对雄于猜忌的皇帝,纵是宠臣崔浩,也不便多言。

现下,拾寅在平城已盘桓数日了,眼见着就要回国了,但作为宗主国的大魏,却无人能撬开拾寅的嘴,让吐谷浑的工匠传授矿采、冶炼之术。

不如,便让公主与之先谈金玉雕琢工艺,对方或能应允?

崔浩忙把这想法说与拓跋月听。

她思虑一时,方才开口:“传授矿采、冶炼之术,事关吐谷浑的立国之本,他不会轻易答应。但若只向他要一二匠人,指点金玉雕琢工艺,想必不难。”

她顿了顿,道:“不过,也许我……”

一语未毕,门外传来报奏:“公主,叱罗清回来了。”

“叱罗清?这时他不是在虞记做监理么?”

前日,拓跋月便给叱罗清等六名官宦子弟,安上了“监理”的头衔,派到虞记、梅记、谈记去了。

不过才两日,他能有什么发现?

莫不是受了挫,回来跟她哭鼻子了?

“让他进来。”

拓跋月摇摇头。

人跟人的差距很大。叱罗结很精明,他的儿孙辈却后继乏人。

按辈分说,叱罗清是叱罗玮的大侄子。

但这个嫡出的小郎君——全族的希望,一直吊儿郎当,得过且过。

记得,刚接掌金玉肆的时候,拓跋月还训斥过叱罗清,但他扁扁嘴就要哭,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她也收起了后面的狠话。

但这次,拓跋月准备硬起心肠,非得把他拎出去干活不可。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