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岳恒惊讶的是城中竟设有免费施粥棚,衣衫褴褛的乞丐也能领到热腾腾的食物。
“贵国治下竟如此和谐安宁!”岳恒由衷地感叹道。
李扶风自豪地说:“这都是君上仁政爱民的结果。他常说‘民为邦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真正强盛。”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向王宫方向走去。
穿过重重宫门,岳恒终于来到了荆武公张邺处理政务的地方——宣政殿。
只见殿内陈设简朴而不失庄重,案几上堆满了奏折文书,几名大臣正在低声讨论政事。
听到脚步声响起,众人纷纷转头看来,目光中带着好奇而非敌意。
不多时,一位身着龙袍却又不显威严逼人的男子步入殿内,正是荆武公张邺。
他身材中等,面容清瘦却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见到岳恒到来,张邺露出温和的笑容:“岳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坐。”
说着亲自伸手示意旁边的座位。
岳恒连忙躬身行礼:“见过张君上!”
待坐下后偷偷打量这位传说中的荆武公。
只见对方举止从容优雅,言谈间没有丝毫架子,倒像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这种亲和的态度让原本紧张不安的岳恒渐渐放松下来。
张邺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将军不必拘谨。今日邀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当下天下局势的看法。”
岳恒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回禀张君上,如今诸侯割据一方,各自为政互不相让。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扩军备战,致使战事频发民不聊生。普通百姓如同牲口般任人宰割,朝不保夕。”
说到此处不禁叹了口气。
张邺微微皱眉:“依将军所见,可有解决之道?”
岳恒摇头:“臣以为除非出现一位雄才大略且心怀苍生的领袖人物,否则这乱世恐难终结。”
话音刚落就见张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张邺身体前倾认真问道:“若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将军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岳恒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对方是在说自己,赶忙离席跪拜:“承蒙君上不弃!只是臣乃败军之将有何德何能敢受此重任?”
张邺起身扶起他:“将军过谦了。我观你不仅武艺超群更有济世安民之心,正是我所需要之人。”
接着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立志要结束这纷乱局面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我要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穿上衣服不再受冻挨饿;
要让孩子们能在学堂读书识字而非早早拿起武器互相残杀;要让这片土地上再无战争硝烟弥漫!”
听着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岳恒只觉得热血沸腾胸中豪情万丈。
他再次拜倒在地坚定地说:“君上有此宏愿实乃天下之福!臣愿肝脑涂地追随君上左右效犬马之劳!”
张邺哈哈大笑扶起岳恒:“好!自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左膀右臂之一。往后咱们君臣同心其利断金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随后命人摆下宴席款待新投诚的将领。
席间推杯换盏气氛热烈非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张邺屏退左右单独与岳恒密谈良久。
从军事部署到民生政策无所不包涉及甚广。
岳恒惊讶地发现这位看似文弱书生般的君主实则深谙兵法谋略且见解独到往往一言点破要害之处。
越是交流越觉得相见恨晚恨不得立刻奔赴沙场建功立业。
次日清晨,张邺带着岳恒微服出巡视察京城周边情况。
他们先是来到一处新建的水渠工程现场看到数百名劳工正在挥汗如雨地劳作却毫无怨言反而干劲十足。
原来这是为了灌溉农田提高粮食产量而建的项目由官府出资民间出力共同完成。
预计完工后可惠及周边十几个村庄使数千亩良田得到充足水源供应。
接着又走访了几户农家了解实际生活状况。
每到一处主人都会热情招待拿出最好的食物款待客人完全没有因为对方是皇帝就刻意逢迎讨好。
相反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年的收成如何赋税轻重怎样孩子能否上学等问题。
当听到这些问题都有妥善安排时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岳恒深受触动。
随后一行人来到军营看望训练中的士兵。
这里的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那种松散懈怠的状态。
士兵们刻苦操练各种战术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展现出极高的战斗力水平。
更重要的是他们眼中充满对国家的忠诚而非盲目服从命令的机器。
这种精神面貌让岳恒看到了希望所在。
回到宫中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市沐浴在金色余晖之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张邺指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脉说道:“你看那片山河如此壮丽怎能容忍它被战火摧残?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啊!”
岳恒重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辅佐眼前这位明君实现伟大理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