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你太过分了!”孟夫人斥道,“你知不知道你现在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都是在逼你爹去死!”
孟知就像没听到孟夫人的话,仍把目光投到孟家族人中。
“知知也不想做这大义灭亲的事情,只是实在不想看到爹瞒着大家。这是要杀头的大罪,爹他为了一己私欲,竟把这祸事带回了孟家。
知知知道真相后,久久不能释怀。
作为孟家人,也觉得愧对孟家族人。”
这个时候,她才转过头来看向孟夫人,“娘,你就不要再维护爹了。就算你不能赚银子,爹不能再赚银子,知知也会养活你们的。”
孟夫人嗤笑一声,“直接说出你的目的,你想要你爹怎么样?”
孟子毅也想听听孟知还有什么举动。
就见孟知大声说道,“我觉得爹不应该再做这孟家掌权人。这样只是不挡着孟家发财。
然而,为了不连累孟家、不连累孟家老老小小,应该主动与孟家脱离关系。”
“那你呢?”孟夫人再宠这个女儿,也被她绝情的话伤得透透的,看她的眼神充满了嘲讽。
“知知这么大义凛然,一定会跟爹娘共进退吧!”
孟子毅也听出了夫人试探性的话,“是呀,知知你是我们的女儿,自当跟爹娘共进退。
你一门心思为了孟家族人,此举就算再大逆不道,爹也无话可说。”
孟知神色复杂,似在权衡。
她没想到娘一句话,就拉她下了水。
不应该就是爹一个人被逐出族,娘舍不得爹,跟他一块离开。
孟家掌权人的权力落在她的手中,她带着孟家有着精湛技艺的工人做出最好的织锦,与风公子他们合作,再一步一步的爬到最高位置吗?
娘,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这样做有没有考虑她这个做女儿的感受?
果然不是亲生的,心就不能连在一块。
亏得她还喊了这么多年的娘。
孟子毅的话还在继续说,“二太爷,五太爷,六姑婆,孟知说的事,是真的。
多年前我同蒋不义也就是现在蒋知府一块进京科考。
无意中得罪了司马太傅。
不过,也是近来子毅才知道,一切都是蒋不义的设计。
他透漏消息当日我醉酒听到的消息给一学子,让那学子大肆宣扬,从何让我得罪了司马太傅。
因为蒋不义,子毅当年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几经追杀,落入大海之中,被一渔夫所救,才侥幸留下这条性命。
子毅回到梅州之后,不敢告知父母真相,苟且偷生至今。
子毅有愧,这些年不敢带领着族人大力发展咱们孟家布艺,只敢在梅州这块小地方,赚一些小银子,让大家度日。
知知说得没错,我不应该拖累孟家。
不应该拖累族人。
所以,子毅现在自请脱离孟家,不再担任孟家掌权人一职。
也与孟家老二、孟家老三断绝兄弟关系。
我与孟家再无干系!”
“子毅,不要冲动!”孟二太爷激动得站起身来,“仔细说说,当年的事情是不是一个误会。
也许那司马太傅都不知道你的存在。
你喝醉了酒,未必没有漏掉什么细节。
你想想看,你要真得罪了那司马太傅,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平安度过。
二太爷久居梅州,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却也听说过司马太傅的顶顶大名。
当今皇后的父亲,这样有权有势的人,要杀一个人,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这么简单。
你原先所听到的消息,都是出自蒋大人之口。
会不会是他故意说这样骇人的话,让你心生畏惧,从而不敢离开梅州。
你是个好孩子,这样的事情不是你故意沾染的,不能怪你。
要怪就怪蒋不义,不当人!”
孟二太爷拄着拐杖慢吞吞的移着步子,走到众人中间。
更是走到孟知面前,瞧了瞧她。
“二太爷人虽老,但没有老糊涂,孟家的人有几斤几两,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婆看得一清二楚。
孟家布艺是子毅的爹娘一手创办的,孟家的财富是你爹你娘一点一点积累的。
我们孟家族人,原先都只是采桑种桑的桑农,若不是跟孟家沾亲带故,得了主支孟家帮助,到现在还有可能混不到一日三餐。
人不能忘本,不能孟家赚得到银子,就说自己是孟家人。
孟家就难,就急着跟人家撇清关系!”
二太爷一双眼睛十分的清明,根本不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头该有的神态。
他道,“孟知,你去了杭城见到了世面,野心大了,没有人怪你。
但你未免太目中无人,你竟肖想你爹的位置。
逼得你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心里藏着多年的委屈。
二太爷虽老,但没有糊涂。
即便这个孟家掌权人之位不是你爹坐,也轮不到你。
而我孟二太爷这脉,若是与你走近,听从你的挑唆。
那就不要怪我孟二太爷心狠,底下的不孝子孙,有一个算一个,通通滚出我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