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冰阳之歌 > 第287章 我的艺术我的电台——浪潮中的声音革命

电台声音艺术梦想。

——题记

黄河的浊浪在暴雨中掀起三丈高的怒涛,草儿蜷缩在漏雨的土坯房里,将最后一本用麻绳装订的《播音教程》护在怀中。窗外的闪电照亮他沾满泥浆的脸庞,这个被生活压弯脊梁的年轻人,却在轰隆雷声中握紧了拳头——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与电台里传来的新闻播报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那是1993年的深秋,草儿在县城废品站偶然翻到一台老式晶体管收音机。当电流声中突然蹦出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声音时,他蹲在满地碎纸屑里,像发现了新大陆般浑身发抖。此后每个深夜,他都会把收音机贴在耳边,用炭笔在旧报纸上反复描摹播音员的咬字节奏,连母亲唤他吃晚饭的声音都充耳不闻。

"这孩子魔怔了!"村里人的议论声像野草般疯长。但草儿充耳不闻,他开始用废弃的月饼盒制作简易话筒,把装满谷糠的麻袋堆成隔音墙。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他对着空荡荡的谷仓朗诵起《黄河颂》,声音在梁间激荡,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那一刻,他仿佛看到无数双眼睛透过电波,正与他共享这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转机出现在县文化馆举办的朗诵比赛上。草儿穿着打补丁的中山装,攥着用麻绳捆扎的诗集走上台。当"风在吼,马在叫"的诗句从他口中迸发时,台下原本交头接耳的观众突然安静下来。他的声音里带着黄河水的雄浑,混着土地的质朴,评委席上的文化馆馆长推了推眼镜,在本子上重重写下"天才"二字。

这次比赛让草儿获得了县广播站三个月的实习机会。他像海绵般吸收着专业知识,每天最早到岗擦拭设备,最晚离开研究节目编排。当他制作的第一期《乡土故事》播出时,正逢农忙时节,田间劳作的乡亲们纷纷停下手中的锄头,惊讶地听着熟悉的乡音从收音机里流淌而出。有位老阿婆特意走了十里路,只为告诉他:"娃,你念的《孟姜女》,比我年轻时听的皮影戏还勾魂!"

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无情转动。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广播站面临撤并,草儿的"播音梦"再次破碎。深夜的黄河滩上,他抱着自己制作的播音稿,看着纸页被江风撕成碎片。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大河市的信改变了一切——省电台举办的"民间声音艺术大赛"邀请函,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阴霾。

为了参赛,草儿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老黄牛。当他攥着皱巴巴的车票踏上开往省城的绿皮火车时,怀里揣着的不仅是参赛作品,还有二十盘用磁带录制的黄河民谣。车厢里人潮拥挤,他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反复练习着参赛宣言:"我的声音来自黄河,我的艺术属于人民。"

大赛现场高手如云,专业院校的科班生们带着精致的作品集,而草儿的设备只有一台缠满胶布的录音机。轮到他展示时,舞台灯光亮起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儿时在渡口听老船工唱号子的场景。深吸一口气,他开始讲述《黄河船工的生死簿》,声音时而低沉如漩涡暗流,时而高亢似浪尖白帆。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寂静了三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但真正的**发生在决赛环节。草儿得知比赛规则临时改为现场命题创作,主题竟是"未来十年的声音"。看着其他选手紧张的神色,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黄河两岸日新月异的景象:崭新的教学楼里传来琅琅书声,现代化的工厂车间响起机械的轰鸣,智能音箱里播放着方言版的科技新闻...

当他站在舞台中央,对着话筒说出第一句话时,整个演播厅都屏住了呼吸:"十年后的今天,我希望每个黄河滩上的孩子,都能用最清澈的乡音,讲述最宏大的梦想。"他现场创作的《声音的桥梁》,将传统说书艺术与现代新闻播报结合,用黄河号子的韵律诠释科技进步,让评委席上的资深主播都红了眼眶。

颁奖礼当晚,草儿的手机不断响起。不仅有省电台抛来的橄榄枝,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来信。其中一封特别的信来自他的家乡,村长在信中写道:"孩子,咱村的祠堂改成文化站了,孩子们天天守着收音机等你的节目。"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望向窗外灯火辉煌的城市,突然明白自己追寻的不仅是艺术,更是用声音搭建起连接乡村与世界的桥梁。

此刻,黄河的涛声依旧在耳边回响,但这一次,草儿的声音将顺着电波,传向比浪潮更远的地方。他知道,属于他的生音革命才刚刚开始,而这场革命的火种,正来自于那片浸润着汗水与梦想的黄土地。

喜欢冰阳之歌请大家收藏:(ixmao)冰阳之歌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