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十八年,太安帝病重,夺嫡之战愈烈,无数朝臣势力因党争被敌对势力暗杀。
天启城就此陷入黑暗,几位皇子都想要最高位,于是他们拉拢权臣,扩张势力,打压对手,朝堂混乱,史称六王夺权。
为了抵御不明杀手的入侵,以琅琊王萧若风为首,擢心剑传人李心月,无极棍姬若风,唐门唐怜月,雪月城司空长风为辅共同创立天启内卫司,在他们的合力下天启城重归安宁。
又因为太安帝病危,青王发起兵变,一路杀至平清殿逼太安帝传位于他。
萧若风率领天启四守护平定叛乱,生擒青王,青王兵败,最终选择自尽平清殿前。
叛乱结束后,浊清本想当众宣读圣旨,不想萧若风夺走圣旨,看到传位于自己的旨意后,亲手毁掉圣旨,“圣旨所书,传位于三皇子萧若瑾。”
众人大惊,尤其是跟在他身后的各方势力,他们心里清楚圣旨上的人选不是三皇子,而是他,只是他为何抛弃辛苦抢来的皇位?
萧若风知大家疑虑,“出身皇家非我所愿,我也想像师兄弟一般肆意江湖,但是兄长不一样。他自幼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君王,他有魄力,亦不会和我一般感情用事,我相信兄长萧若瑾会成为一个好帝王。”
众人想再劝戒一番,却发现他仍旧坚持己见,景玉王府的萧若瑾接下了圣旨,此刻追究其他的东西,并无意义,最重要的是皇位上坐的人是谁?
太和十八年深冬,太安帝崩卒,传位三皇子萧若瑾,次年春新帝改元明德,册封易文君为宣妃。
至此天启城内乱终于结束,尘埃落定,即使有些人再不甘心,也无法撼动明德帝的位置。
与此同时,望城山小院上空祥云环绕,群鸟翱翔,一道白光横空出现,昭示着望城山的天才终于攀顶。
吕素真带着所有长老等候在院外,他们见此情景,心中激动不已,“玉真,他成功了?”
二长老笑的合不拢嘴,眼里全是骄傲,“成功了,当今最年轻的神游强者,在我们望城山上诞生了,哈哈哈——”
王一行也为小师弟高兴,自天启一别后,他就将自己封锁在小院里,不问世事,一心都在修行上。
所有人都知道原因,但孩子上进是好事,不能因为一些事情,就阻拦他的前进的步伐。
赵玉真睁开眼,他看着满园桃花,心里唯有茫然,“姐姐,我成功了,你何时来接我?”
满园寂静,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也没有他想见的身影出现,赵玉真失落不已。
大殿中,吕素真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早有预料,“真的想好了,要出山?”
赵玉真自觉已达到的师父的要求,若是此后望城山有难,他必定会回来主持大局,但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嗯,四年了,师父我等不及了”赵玉真不是没有偷偷回过雪山,但依旧没有发现她的身影,天地之大,他该去何处寻她?
吕素真叹息,“你自小乖觉,惹人怜爱,念你年纪尚小,我亲自抚养你长大。
玉真,你我名为师徒,私下里我却当你是亲子,我知你心思,但难免有顾虑。
孩子,那位她不是人,是神,或是仙,你们首要跨越的就是时间的界限,你明白吗?”
神生漫长,凡人的生命不过须臾一瞬,他们不会为谁停留,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奔赴,他不愿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弟子受伤。
“师父,我明白,可我就是想陪着她,哪怕终其一生只是弟弟,我也心甘情愿”赵玉真知道自己要面临的什么,但有些事,总要争一争,才能看到未来。
“你,怎么这么执拗呢?”吕素真搞不懂这是什么把戏,只做弟弟,他不相信他真的甘愿如此,若是以后犯了那位忌讳,他又该如何是好?
“玉真,别无他求,只盼着能再次重逢,师父,弟子求你了”赵玉真知道师父是为了他好,但他不想就此放弃。
“罢了,你自去吧,我只给你三年,若三年之间你还未寻到,便回来接替掌教之位。”吕素真想那位消失了四年,怕是有心隐匿,那此番寻觅全看缘分了。
赵玉真并不想接替掌教之位,在他看来,大师兄比他合适的多,但依照师父和长老的意思,他们怕是不会同意的。
”是”赵玉真应下了,他给师父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拿起自己的桃木剑就走了。
望城山弟子赵玉真踏入神游玄境的消息,瞬间流传整个江湖,有意向者纷纷过来问剑,岂料听闻他早已离开望城山,他们皆无功而返。
雪月城也收到了消息,百里东君和司徒长风相聚一起,“不愧是望城山百年难遇的天才,年纪轻轻竟到了神游之境,让我们这辈情何以堪!”
百里东君则早有准备,天启问剑之时,他就知道自己敌不过那小子,甚至师父也不如,所以他对于赵玉真踏入神游之事,并无意外。
司空长风见他神色平静,就知道这件事应该还没有他的酒重要,自然不会有更多的反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