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桃将几家人送走后,把昊昀和泽祺放在一起照看。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一起玩耍,这样嘉梁也不用留下专门陪伴泽祺了。
三丫一家到家后,怀庆见儿女从书院归来,喜不自胜。尤其看到云谨又长高了,显得更加沉稳,而晨熙眉宇间昔日的娇纵也褪去了不少,添了几分沉静,心中更是倍感宽慰。
晚上,三丫去了晨熙的房间,轻抚着女儿的头,温和地教导道:“熙儿,你去书院照顾泽祺,也辛苦了。不过你看,有时候像婉宁那样,对泽祺细微处的关怀,才最能暖人心。往后啊,对人好,不能光想着陪着他、给他好吃的,像这样亲手做的、带着心意的衣衫,也很重要。”
晨熙低声应道:“是,娘,女儿记住了。女儿在为人处世上,确实不如婉宁周到体贴。就像给泽祺做衣衫,女儿也会做,但就是想不到去做。” 言语间流露出几分自惭。
三丫见女儿知道反省不足,便没再多说教。她心里清楚女儿的短板:这孩子心眼不坏,知错也在努力改,在人情世故上显得粗疏、不够周全,还需要更多历练和有人点拨。
端阳节过后,小桃特意给育婴堂的孩子们准备了布料和吃食,与景宇一行人启程前往青山书院。
到了书院,小桃先去拜会了柳源的先生。先生对柳源赞不绝口:“柳源这孩子,真是难得。读书刻苦,做事踏实,育婴堂那些孩子全靠他带着。小小年纪,比大人还稳重周全。”
小桃听了心中也高兴,柳源确实给育婴堂的孩子们带了个好头。
傍晚,小桃带着布料和点心来到育婴堂。孤儿们见谢夫人来了,都依恋地围着她。小桃摸着小一些孩子们的头,柳源在一旁含笑看着。他和另外两个男孩已经长得比谢夫人还高了。小桃把点心分给孩子们后,特意留下了柳源在厅里说话。
柳源恭敬地为小桃倒了杯水:“谢夫人请喝水。”态度恭敬有礼,却又不卑不亢。
小桃笑着让他坐下,温声道:“我好长时间不来,育婴堂多亏有你帮着照料,孩子们也都懂事。”
柳源恭敬地回答:“我们原本都是无依无靠,只能去做乞丐的孩子,是您给了我们一个家,还让我们能读书。大家心里都感激您。”
小桃语气温和:“柳源,别拘束,坐下说话。我这次来,一是许久未见来看看你们;二是受人所托,这事与你相关,所以留你下来聊聊。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直言,就当我是你的长辈。”
柳源心头一跳,隐约猜到了什么,立刻正襟危坐:“谢夫人请讲。”
小桃看着眼前这个清瘦却沉稳的孩子,开门见山道:“你年岁不小了,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有人很看好你,所以托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柳源脸一红,垂下眼帘,思虑片刻后,抬起头认真道:“谢夫人,我的情况和普通人家不一样。我现在的境况实在不适合说亲。我想再等几年。”
小桃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温声道:“托我之人是边境张指挥使家的张夫人。她的二闺女,你也识得的,就是前些日子来过书院的张二小姐。张家一家都看好你,觉得你性格沉稳,努力上进。你的顾虑,张夫人都跟我说了。柳源,我今天来,不是以身份施压的。育婴堂是我办的,我也希望里面的孩子将来都能过得好。你有什么心里话,只管把我当母亲一样说给我听。”
这番话让柳源深受感动。他轻声道:“谢夫人,读书这事,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中的。青山书院现在有上百名学子,将来并非人人都能取得功名。而且我……” 他有些迟疑。
小桃鼓励地看着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我是你长辈,别有顾虑,说说你的心里话。”
柳源小声道:“我……我不想以后因为身份差距过大,一直要去讨好和迁就千金小姐。我一无所有,不想去高攀,眼下也没有能力去养活一家人。”
小桃推心置腹地道:“当年,我看上昊良的父亲,我们一路同行从陵州嘉县逃荒来辽东。他最初读书也不多,身无分文。我因为一笔意外之财,算是村里的有钱人了,住着青砖院子,有一片田地。而他呢,住在自己搭的棚子里,就是个穷书生,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但我看上他对我的好。逃荒路上,凡是遇到抢粮食杀人的危险境况,他都是拼了命护住我;一路上的苦力活,他都抢着干,不让我动手。但凡他能做到的,都尽力去做。直到我们成亲,他住的还是那个棚子。他读书刻苦,后来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柳源静静地听着,这是他第一次听谢夫人亲口说起她和谢大人的往事。
“那时候,和他定亲我也很欢喜,我娘也很高兴,觉得知根知底,知道他真心待我好,而且他读书刻苦有上进心,我们母女都觉得是门好亲事。”
她看向柳源:“柳源,你说你一无所有,怕给不了晨熙体面的生活。你眼下是‘一无所有’,但你有满腹的才学,又勤劳肯干,平时照顾育婴堂的弟妹,品行良善,不攀附权贵有骨气!这些,正是张家看重你的地方。你要真是个读书平平、懒惰混日子的人,张家也看不上你。所以,你不必妄自菲薄,你自有你的长处。晨熙那孩子,叫我一声姨,因为她母亲和我情同姐妹。她母亲是宝贝这闺女,但也清楚自己闺女的脾性。晨熙生在富贵之家,记事起穿的就是绫罗绸缎,吃食讲究,身份是千金小姐。可她也有不足之处,她缺了大家族中八面玲珑、当家理事的手腕,性子有些单纯。她家想找的,正是像你这样能让她安心、引她向上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