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平城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叱罗玮好生聪明!

平城赋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这叱罗玮好生聪明!

作者:任葭英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7-25 12:26:08

拓跋月轻移莲步,缓缓登上了花门楼。

离开姑臧之时,花颜果然留在那里不走,但拓跋月对“花门楼”这名情有独钟。

回到平城后,拓跋月向皇帝讨了个恩典,在平城开一家花门楼。

拓跋焘准允,不仅给她划了一间酒楼,还把距此不到二里地的一处庄园指给了她。那一处庄园,曾是皇祖父拓跋珪打算赏赐给长宁公主的,后来出了拓跋绍弑父之事,庄园便被搁置了。

酒楼已开始装潢,约莫在春夏之交可对外营业。

因为花颜不在身边,拓跋月为寻一个称心的掌柜,煞费苦心。而棠儿毕竟年轻,才能也不足,至多只能做副手。

消息不胫而走,昨日,一个叫叱罗玮的中年人,亲自来到金玉肆,拜访公主并投出了名状。拓跋月听过他的名姓,又见他精明能干,当日便决定让他做掌柜。

叱罗玮是叱罗结最小的孙子。(1)

但叱罗结这个人名,对于如今的大魏来说,并不响亮。

这只因,叱罗结死后,叱罗家人才凋零,否则叱罗玮也不至于要来公主门下做掌柜。

早年,叱罗结因从龙之功,被开国皇帝拓跋珪重用,其后,在明元帝、本朝,都有职任。尤其是在本朝,拓跋焘即位后,叱罗结以百岁老人之身,仍在职任上用事,累迁长信卿,终乞骸骨,享年一百二十岁,追赠宁东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贞”。

拓跋月还记得,拓拔芸跟她说过的一件事。

彼时,拓拔芸才几岁,正是爱凑热闹的年龄。

“阿姊,我跟你说,我当时央着阿姆带我去叱罗翁的生辰宴,去学做蒸豚。那天,我阿干也去了,不过他不像是去吃席的……”

拓拔芸努力回想那一日的情形,说的细节却多与吃喝有关,但在拓跋月听来,拓跋焘亲临其府邸,怕不是为了吃喝……

那一日,人流熙攘,甚是热闹。

叱罗结捋着长长白须,坐于中堂之上,与一众宾客赏看舞腰,载笑载言。来人所说的多是福寿康宁等语,只因那日正是寿星一百零八岁生辰。

泰常七年时,明元帝的身体状况已是令人堪忧。

他担心一朝晏驾后,大魏政局会颠荡不安,遂听计于崔浩和长孙嵩等人,册封拓跋焘为太子,并令其监国理政,总理万机。作为鲜卑皇储,诸如挂帅出征等事,也在拓跋焘的职权内。

考虑到东宫初建,太子并无治国经验,拓跋嗣又特意为他置备了左辅长孙嵩、达奚斤、安同,和右弼崔浩、丘穆陵观、丘敦堆。

本来在六位辅臣当中,并无叱罗结的一席之地。然而,由于长孙嵩等人排斥崔浩,故而,十六岁的皇帝便只能暂时听从长孙嵩的意见,以百岁老人叱罗结来接任崔浩的职权,以此求得朝中胡汉大臣的均势。

叱罗结,时任散骑常侍、宁南将军、河内镇将,拓跋焘立时为之加封侍中、外都大官的职衔,又命其总揽三十六曹事。

此番用意,明眼人无不了然。皇帝存心让期颐老人担事,一是为了堵住鲜卑官员的嘴,二是为了把他活活累垮。

可令人诧怪的是,老翁不仅权欲旺盛,精力亦很充沛,每日皆摆出一副老当益壮、事事关心的模样。

自从叱罗结成为股肱重臣后,他便逐渐习惯了门庭若市的常态。没想到老来还能官运亨通,此时听着宾客们的祝语,不免也有些洋洋自得。

时至午饭时分,叱罗结见到管家递给他的眼神,遂朗声道:“多谢诸位美意,老朽备了些薄酒小菜,以为酬答。”

正说时,门子小跑过来,对叱罗结耳语一气。叱罗结不禁面色一变,挥手道:“快迎驾。”

当微服出行的拓跋焘圣驾临门之时,见着满地跪迎的臣工商户,不禁露出诡秘的笑意:“叱罗侍中的府上好生热闹啊……不知,朕贸然而往,是否搅扰了诸位雅兴啊?”

叱罗结微微躬身:“至尊纡尊降贵,老臣以区区残体苟延于世,实是不胜惶恐。”

皇帝来了,自然是要坐在尊位的,虽然他也让叱罗结与他同坐,但叱罗结自然懂得尊卑之分,坐在了他的下首。

拓跋焘笑了笑,便对拓拔芸招手,让她到他身边坐。

拓跋焘道:“朕今日来得仓促,也没带什么贺礼来。不如这样,古来帝王用人,讲究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朕见叱罗侍中精神矍铄,身健广智,便予你‘监典后宫,出入卧内’之权。如何?”

叱罗结愣了一下,便欣然道:“老臣年老慵惫,本欲一表求高卧,乞了骸骨去……然至尊如此信任老臣,老臣……臣接旨!”说到最后,已是语声哽咽,带了哭腔。

“好好好,”拓跋焘下座搀他起来,“能者多劳,侍中还须为国效力才是。乞骸骨这种话不要再说了。”

宴席极为丰盛,胡汉之味琳琅在目,蒸豚、胡羹、胡炮肉、跳丸炙、驼蹄羹、髓饼、鱼鲊等美食,都应有尽有。

“按《食经》中记载的做法,取一头肥糯的小猪,煮至半熟时分,放入豆豉汁中浸渍。再用一升生秫米,投到浓汁中,等到它浸渍发黄之时,便可煮成熟饭,上洒豆豉汁。接着,把切丝的生姜桔皮、切段的葱白,连同小猪和洒上豆豉汁的秫米饭一起放到甑中,蒸上两三顿饭的光景。起锅时,把熟猪油和豉汁,均匀地洒在蒸猪上。”

叱罗结的孙子叱罗玮,如是描述。

这话说得绘声绘色,听得拓跋月食指大动,以致于,多年后她还记得这些细节,并说与拓跋月听。

拓跋月听了后,却想,这叱罗玮好生聪明!

崔浩被迫赋闲于室,但皇帝心中一直挂怀;而叱罗结代替崔浩成为宠臣,门庭若市……

当日,皇帝当那个“不速之客”,怕不是为了给叱罗结贺寿,而是去看有哪些人对叱罗结阿谀奉承!

所以,庖厨在御前献艺之时,故意提及崔浩所着的《食经》,自然是想说,他和他的主人,都对崔浩极是尊敬。

这话一出,怕是能打消拓跋焘的些许顾虑。

好一个聪明人!

(1)叱罗玮,属虚构。

喜欢平城赋请大家收藏:(ixmao)平城赋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